“生态好不好也要听鸟儿说”,“小湿地长”的毕业答辩很犀利

长江日报6月20日讯  “生态好不好,不仅要看人类怎么说,也要听听鸟儿怎么说。”20日,由小学、初中和高中组成的首批“小湿地长”团队,在东湖荷园参加武汉市中小学湿地教育研学活动小湿地长结业答辩会。他们通过展板演说、主题辩论等形式,生动诠释半年来担任“小湿地长”的收获和启发。

今年1月,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策划开展的武汉中小学生湿地研学教育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选拔出了首批“小湿地长”,经过半年的湿地研学课程学习,他们顺利毕业。

“经过半年的观察,我发现东湖的稀有鸟种变多了。由此可见,东湖作为武汉城区最大的湿地,环境也在逐渐变好。”武汉市育才小学四(五)班的“小湿地长”郑天佑用展板演示东湖出现了夜鹭、青头潜鸭和鸬鹚等稀有鸟类,“它们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稀有鸟类的出现和增加代表湿地环境越来越好。”郑天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和同学一起进行团队合作观察湿地上的鸟儿,对湿地观察和保护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小学生“小湿地长”展示所学成果。

“我们要做个有野性的人,把自己变成自然的一部分。”惠济路小学五(5)班的刘奕林认为“小湿地长”的职责是对野性的呼唤,把自己沉下来聆听鸟儿的叫声。“希望孩子们用野趣呼唤自然,享受湿地带给我们的鸟语花香。”作为毕业答辩的评委,湖北省湿地秘书基金会会长李明璞鼓励“小湿地长”们和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动植物交朋友。

“当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时,应当优先考虑哪个。”武汉市第十九中学的“小湿地长”用一场精彩的辩论来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保护最终将落脚到我们的家乡武汉该如何发展,孩子们能辩证思考这两者的关系,说明他们真的爱家乡。”武汉植物园植物学博士楚海家和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对这群高中生表示了赞赏和肯定。

高中生“小湿地长”辩论赛。

“感谢孩子们在忙碌的学业空隙,依然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对湿地保护的践行。”惠济路小学科学课老师杨帆在半年的湿地研学课程中,一直陪伴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深度讨论。“我在毕业答辩现场,看到孩子们的自然笔记展,有的梳理湿地边的鱼、鸟和虾等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有的观察黑水鸡的习性并深入分析水质情况。他们是了不起的‘小湿地长’。”

杨帆老师寄语“小湿地长”。

“小湿地长”的追星现场。

在毕业答辩结束后,“小湿地长”们纷纷拿着手里的笔记本请评委们签名,“虽然今天正式结业了,但我想向这些评委老师学习,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家乡的动植物,继续履行‘小湿地长’的义务。”郑天佑在结业典礼结束后拿出了望远镜,准备观察东湖树林间的鸟儿。

(长江日报记者郭可滢)

(作者:郭可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