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贩卖焦虑,人工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大数据也不可靠

长江日报6月21日讯 “不能浪费一分”“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志愿填报就是第二次高考”……6月9日高考一结束,考生和家长们便遭遇一轮轮志愿填报广告的轰炸。长江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志愿填报服务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费用一涨再涨,家长和考生很容易落入商家制造的焦虑陷阱。在此背景下,又有多款大数据智能填报志愿系统入局,给考生和家长们带来更大焦虑。记者采访了教育领域专家,专家表示,大数据也并不可靠。

观点相互打架,家长越听越焦虑

“高考完次日,就听了一场志愿填报公益讲座。”6月10日,新洲一中学生家长王先生便在高三年级家长群收到志愿填报公益讲座信息,首场报告讲的《如何科学填报志愿:决胜二次高考》,他没想到,挤进直播间的时候已有1万多人。

王先生说,一周内他听了三场讲座。6月15日上午,开思教育刘尊旭在新洲区政和楼办公益讲座,当天下午,同一地点他还听了志愿填报指导老师刘博的公益讲座。“都是打着公益讲座的旗号,最终都是要掏钱的,要么买志愿填报卡,要么推销‘一对一’线下服务,价格一个比一个高。”

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志愿填报公益讲座。记者杨佳峰 截图

周鹏飞在讲座中说,填报志愿时间短任务重,留给家长和考生的填报志愿时间只有几天,仅本科院校就有1272所,涉及12个门类740个专业,普通人知道的专业或许就只有几十个而已,如果不深入了解很容易误了孩子前程。据悉,周鹏飞的公益讲座推销的是高考志愿填报卡,优惠价398元,很多人买了。

“志愿填报的第二个坑,掉进这个‘坑’,主要是因为家长喜欢占便宜!”“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四大误区,一错误终身!”——相比于线下交流,线上讲座视频内容尽显对家长和考生的“杀伤力”。

高考结束,武汉考生熊金戈和父亲决意自学填报志愿,在网上买了视频学习志愿填报。让父子俩诧异的是视频相同内容观点各不相同,甚至完全对立,结果越看越糊涂。熊父告诉记者,在一款“梁景发高中数学通”的视频志愿讲座中,梁景发给出了志愿填报的六字诀——不冲、服从、梯度。所谓不冲就是今年从形式上看尽量不冲,冲上可能被调剂到冷门专业。而另一款“志鸿说高考”志愿填报视频中,志鸿老师则鼓动考生报志愿要勇于冲,并列举几个冲成功的案例,一再强调“要冲彻底,不要有所顾忌”。熊父表示,这两个填报志愿的视频讲座每个不到100元,虽然便宜,但越看越糊涂,越看越焦虑。

大数据智能志愿填报界面。记者杨佳峰 截图

在暗访中,武昌街道口的小明填志愿湖北营运中心薛老师极力向记者推销三种价位的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分别是4980元、6780元、12980元。薛老师表示,今年湖北是新高考,报志愿更复杂,他们已签订了一摞志愿填报服务协议,不同价位会提供不同层次的专家。记者试图讲价,薛老师一口回绝,称这个价位并不高,不还价,他们在北京都做到8万元的“一对一”服务。

2021年,包括湖北在内的多省份实行新高考政策,不仅高考选科,还采用院校专业组等录取模式,不少志愿填报服务商借此炒作,兜售服务。

“志愿填报专家”常拿这种培训证撑门面。记者杨佳峰 摄

贩卖焦虑只为“生意”

“志愿填报服务发端于20年前”,被媒体誉为“中国志愿填报第一人”的湖北阳光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2003年他开始担任湖北阳光招生咨询答疑负责人,为了把这个工作负责好,他认真钻研了志愿填报的相关问题。当时志愿填报属于小众领域,关注的人很少,现成经验也少,只能自己边工作边摸索。经过归纳总结,他从中摸索出一套填报志愿的技巧,因为简单易行,当时向他咨询的人很多,有时候要排长队。

20年前的高考志愿还是梯度志愿,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梯度排列,填报不慎,很容易掉档。当时填报志愿风险大,掉档比例也高,家长和考生有很大需求,也就催生出志愿填报服务的需求。“有人嗅到商机,经常找我讨教,然后以填报志愿牟取一定的服务费。”

张才生说,自2008年开始,湖北省开始在第一、二、三、四批的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虽然第一志愿为一个院校志愿,但第二志愿有了平行志愿后,填报风险开始降低。

2013年起,湖北所有批次开始实行知分填报志愿,2014年本科段则全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进一步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今年虽然是新高考的第一年,与去年每个批次填报9个平行志愿相比,志愿选择余地更大,今年可以填报45个院校专业志愿组,难度更小,风险则大大降低。尤其是今年第三批高考改革的8省份中,湖北、湖南采取院校专业志愿组填报,相对更简单,相当于填报时将一个学校切分若干小组,难度确实不大。

“之所以商家鼓吹今年志愿填报的难度,纯粹是混淆视听,贩卖焦虑好做生意。”张才生表示,企业拼命吆喝还有个因素是,2018年湖北推行高中课改,要求从高一开始选课走班,但是如何选课,涉及选考的问题,也就是涉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过去只有到高三报考时才考虑的问题,现在提前到了高一,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有选择难度,同样产生了一个服务需求。志愿填报服务也裹挟在里面,让一些企业和个人看到了商机,拼命夸大志愿填报难度揽生意。 

来自上海一家教育公司的在汉负责人熊协武介绍,他所代表的公司目前正在湖北高中推销包含职业生涯、如何选课的服务卡,采用大数据帮助高一新生做出科目选择。同时还打包提供3年后的志愿填报服务,将过去高招期间的短线服务做成了为期3年的长线服务。

多位志愿填报从业者向记者坦言,“正常填报志愿都会冒一点险,考生要冲击一下比分数高一档的学校。但我们的建议都会强调考生报一些确保能够投档的学校,以保证成功率。这样有利于给家长交代,而不至于闹出退费事件”。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500家企业,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四字,其中甚至不乏上市公司。但近九成的相关企业都成立于5年之内。其中,2019年全年注册超330家企业,2020年新增550多家企业。 

高招志愿服务无准入门槛

“去年还是考生家长,今年就开张营业做志愿服务。”一位从业10年的志愿填报服务商李先生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有位家长只琢磨了一年志愿填报,今年就出道了,并且还跟他们抢生意。“帮别人填报志愿,挣到钱是目的,合理规避填报风险,其实根本就不难。”

李先生还表示,因为成立志愿填报服务的公司不需要门槛,公司营业范围只要包含“教育咨询服务”即可开张营业。至于说志愿填报老师的资质,既没要求也没人管,去年高考时还是家长,今年就可能成了“志愿填报专家”。为了取信消费者,不少志愿填报老师还弄了一个“高考志愿规划师”给自己装门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持有“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的志愿填报老师不在少数,发证单位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下属的教育科学研究所。该证书并非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专业人才技能培训证书。证书上显示:持证人参与专业人才岗位技能提升项目相关公共课程的培训和测评,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特发此证。

“家长只看你有证,哪管是职业资格证还是培训证。”一位持有高级“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的志愿规划师抢白记者:家长信奉的是有证,代表的是实力,但很多人连这样的证都没有。

长期研究高考招生的华中师范大学胡向东教授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只有能力、水平都过硬的规划师才能提供有益的指导,如果考生和家长确有需求,经济能力又允许,请人指导志愿填报无可厚非。但考生和家长不应过分依赖收费的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应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获取有针对性的招考信息,综合考虑考生的兴趣、实力,理性分析,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填报。

目前,人社部门并无“高考志愿规划师”“生涯规划师”相关职业技能认证。胡向东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整治,制定从业标准,明确收费标准和监管体系,对那些夸大宣传、乱收费的机构应加强监管和查处,保障广大考生的利益。

对于考生而言,信息的权威性与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胡向东表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火热从侧面反映出招录信息在公开和整合等方面的不足,建议招生主管部门和高校进一步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招生信息披露要更加细致、更加及时、更加快捷,同时加强信息整合,以更好地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消除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感。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招生部门近年已经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招生政策等权威信息发布和解读。6月17日,湖北省招办便制作了2021年湖北省高考志愿填报系列视频,在湖北招生信息网上播出,帮助考生掌握志愿填报技巧。

自行填报志愿难在哪?

“普通人要填好志愿还是有一定难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尚重生回忆说,3年前女儿高考,文科612分,他研究了几个通宵才将招考部门给学生下发的四本报考白皮书看完,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制度设计很清晰,主要是时间太短来不及慢慢考虑。自己身在高校当老师填报志愿都不轻松,普通人填报志愿可能会更难,难在志愿的选择、取舍和判断。

尚重生认为,目前志愿填报兜售焦虑情绪,主要是资本的操弄,貌似专家的一群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给家长制造焦虑。他建议在高考结束后,由高中学校组织力量进行公益培训。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新的传播手段普及志愿填报知识,将家长和考生纳入志愿填报培训主渠道。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高考咨询与评价中心主任张裕晨博士认为,家长和考生填报难度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政策的理解存在欠缺,填报规则也难准确掌握。二是家长和考生对全国范围的院校信息、专业信息难以全面掌握,影响考生专业的匹配度。三是结合考生的分数,选择目标学校、目标专业,并做出选择有一定难度。 

张才生建议今年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可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筛院校。首选物理的学生对应往年理科,首选历史的学生对应往年文科,专业组注明文理兼收的可视为文科看待。考生根据一分一段表找出自己的分数位次,与每个院校此前3年的一分一段表位次作比较,进行分数折算,找出自己的分数上20分到下30分的所有院校。二是筛院校专业组。在上一步筛选出的院校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筛出所有院校专业组,找出所有专业组的最低分(一般院校会公布),结合今年和此前3年的一分一段表进行分数折算,排除掉高于自己分数20分的院校专业组。三是排序。今年湖北考生可以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可以拿25个来“冲一冲”,10个来“稳一稳”,10个来“保一保”。今年很可能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专业组分数会高于往年,但无须对此过于担心而填得较保守,因为能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很多。

不能完全交给大数据填报

相比于人工填报志愿的繁琐,大数据智能填报志愿宣称“一键搞定”。优选志愿APP、夸克App、AI志愿助手等一批采用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纷纷上线登场。高考志愿填报专家APP下载量突破百万,而夸克App则有过亿次安装。

在张裕晨看来,志愿填报场景是典型的搜索需求,用户需要掌握大量信息,结合本人特点和意愿,做出决策。这些大数据APP收集了海量数据,方便数据查询,是其最大优点。

近日,夸克App宣布升级其自研智能选志愿、测录取概率、模拟志愿表等免费人工智能工具。从考生志愿偏好出发,以院校优先、专业优先、就业优先、读研优先、留学优先等维度,提供冲、稳、保的志愿建议。

“输入高考分数填报学校就出来了,没想到这么方便省事。”武钢三中考生家长刘女士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大数据填报志愿系统,她如获至宝,只要输入孩子的预估分数就可以知道填报哪些学校。她说,自己在线上和线下听了7节课,收了一堆辅导资料,但始终没弄明白怎么填报志愿,也不想高价“一对一”辅导,内心焦虑不已。这个智能填报系统,输入一个高考分数就会跳出来20多个“冲一冲”的高校。

“从填报的科学性来说,大数据填报志愿系统只是筛选数据的工具,而不是直接生成录取方案,这样是不可靠的。”张裕晨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用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基础依然是数据,但涉及数据往往不完整,尤其今年是湖北新高考第一年,涉及数据参考转换的问题,转换的算法可能不够科学。填报志愿不光是保证录取就可以,也不是录到哪算哪。要根据考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首先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大数据填报志愿系统只能作参考,可作为填报辅助工具;同时千万不要简单将志愿填报委托给他人,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花时间了解志愿填报知识,参与志愿填报过程。

6月17日,教育部也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也请考生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提供的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合理填报。

相关阅读>>

志愿填报擦亮眼睛!教育部预警:碰到这几种情况赶紧避开

(长江日报首席记者杨佳峰)

【编辑:戴容】

(作者:杨佳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