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利器”成大“救星” ,协和医院为难治性癌痛患者植入鞘内吗啡泵

复查时,林女士乐观地与杨东主任合影。医院供图

长江日报6月25日讯 一名饱受癌痛困扰的晚期肝癌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通过在腰部植入一枚直径约2公分的泵,将镇痛药物缓缓输入大脑,从而遏制了全身撕裂般剧痛。6月21日,身着红衣的林女士来到协和医院复查换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年前,42岁的福建林女士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已失去开刀根治的最佳时机,她辗转福建、成都、上海,多家大医院一致建议采取姑息治疗。

经多方打听,林女士慕名来到协和医院介入科求诊。在该院介入科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后,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但是癌症伴随而来的撕裂般剧痛让她“痛不欲生”。

“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停地吃各种止痛药,吃不下也睡不着。”林女士脸色变得蜡黄,体重也急速下降5公斤。随着频繁使用大剂量的镇痛药物,药物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头昏、恶心、呕吐、便秘,林女士一度失去治疗和生活的信心。

正在进行中的鞘内吗啡泵手术。医院供图

3月初,林女士转入疼痛科,疼痛科杨东主任牵头的抗癌镇痛小组为林女士实施了鞘内吗啡泵置入术,在DSA引导下,整个手术步骤一气呵成,全程约1个小时。

术后第2天,鞘内吗啡泵已开始发挥镇痛作用。体内置入鞘内吗啡泵后,林女士现在只需要定期来医院换药与复查。原来口服300毫克的吗啡才能镇痛,现在鞘内用药只需要1毫克,仅为口服用药的1/300。

“像打靶一样,将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避免全身性用药。”杨东主任介绍,鞘内吗啡泵是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可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中枢的传递而发挥强效镇痛作用。

“鞘内吗啡泵不是万能的,并非每个癌痛患者都适用。”杨东主任介绍,手术前需要为患者行鞘内镇痛药物测试及心理评估,同时还需要完善凝血化验,脊柱等相关检查和术前评估,系列检查评估“通关”后方可实施。

此外,疼痛专家温馨提醒,鞘内吗啡泵目前主要适用于经三阶梯治疗疼痛控制不佳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难治性顽固性疼痛。有这些疼痛顽疾的患者应尽早去医院疼痛科咨询评估,早植入早受益。协和医院疼痛科率先在中南地区开展此项镇痛技术,500余例晚期顽固性癌痛及各种难治性疼痛患者受益。(通讯员聂文闻 陈有为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编辑:余丽娜】

(作者:罗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