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首展,举国同心为武汉加油成展示重点

在抗疫专题展区,武汉抗疫的相关展陈彰显伟大抗疫精神。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讯 张继先医生的工作证和听诊器,武汉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的抗疫日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鄂医疗队登机牌,雷神山医院第一份出院证明,写满医务人员与志愿者签名的医护专车车辆通行证,青山区社区村委会代购药品票据,武昌区四清里社区发放咸宁捐赠的活鱼的塑料袋,武汉重启当日车票和机票……

展出的雷神山医院第一份出院证明和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奖章。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这些貌似“琐碎”的物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被放进文物展柜,郑重呈现。

当记者看到殉职的武昌医院原院长刘智明烈士生前的党员学习笔记时,泪水夺眶而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作为红色新地标震撼亮相,其首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被誉为一部立体的党史书、一曲辉煌的交响史诗。

6月25日上午,记者探访这一红色新地标,看到展馆设立了抗疫专题,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模型,以及2020年武汉抗疫的相关文件、物品和照片视频等,非常震撼心灵,让人泪目。

在抗疫专题展区,武汉抗疫的相关展陈震撼人心。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馆以时间为序,分为四大部分,抗疫专题位于第四部分的醒目位置,占地面积不小。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认真地观看现场展出的照片和视频,并频频用手机拍摄,他觉得展出的内容非常丰富。

抗疫专题的开篇,是一幅2020年2月10日的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视频连线正在病房值班医务人员。现场还展示了总书记的战疫时刻表,以及他指导战疫的重要瞬间。

抗疫展区的边界是一个立柱,旁边是嫦娥奔月和火星探月等航天工程展区。抗疫展区立柱正面有一组人物浮雕,在暖色的聚光灯下,医务工作者、军人、志愿者等坚强屹立,构筑抗疫长城,群像上方雕着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 舍生忘死 尊重科学 命运与共。

立柱的侧边雕着“武汉加油”几个立体大字,以及长江大桥等武汉地标建筑的剪影。它们的上方是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照片,以及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要点。

在抗疫展区的上方,飘扬着各援鄂医疗队的旗帜;墙上,高悬着武汉市赠送各援鄂医疗队的锦旗。

在展区的中心位置,是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模型,与实体比例是1:230。模型两侧,实景重现了抗疫医疗队群像,一边是解放军勇敢逆行,一边是白衣战士驻守在红区直面疫魔。

“两山”模型正前方,循环播放武汉抗疫专题片:我国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方舱医院、党员下沉到社区抗疫、“应收尽收 应治尽治 应检尽检 应隔尽隔”等武汉抗疫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分秒必争研发国产疫苗……均在专题片中得到呈现。

在另一侧展墙上,以照片墙形式展示了武汉抗疫的重要时刻和重大事件。照片墙下方的玻璃柜里,收藏着刘智明烈士生前的党员学习笔记、张继先医生的工作证和听诊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期刊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武汉疫情防控志愿者袖标、一组部分国家感谢中国援助抗疫的感谢信、国产新冠病毒疫苗、武汉重启当日的车票机票……

记者看到,现场多个展品和图片、视频信息显示,武汉抗疫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支持。现场展出了2020年2月10日《俄罗斯报》整版刊发的为“武汉加油”海报。

党史馆展出八七会议相关场景和文物。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1958年9月,武钢一号高炉出铁,职工们用一件纪念浮雕向毛泽东主席报喜。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展现1998年抗洪的感人瞬间。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编辑:贺方程】

(作者:柯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