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长江,激越百年|湖北红安:红色精神代代传,坚守的故事仍在继续

长江日报7月2日讯  4月26日,华彩长江采访团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当天并非休息日,但纪念园内人声鼎沸,参观队伍一波接着一波,红旗高高飘扬,红歌此起彼伏。

红安,曾名黄安,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这是唯一一例。“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资料显示,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里,每3人中就有1个红安人,每4名英烈中,就有1名属红安籍。

采访团连日探访发现,如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已然远去,但在这个红色小镇里,革命精神仍在不断延续。

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拍摄的红色遗迹。受访者供图

档案馆馆长寻访红色遗迹30多年,发现无名烈士墓群

4月27日,采访团前往红安县档案馆,馆内特别策划的《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红安将军展刚刚布置完毕。墙壁上挂满红安籍革命将领的战斗历程,“两百个将军一个故乡”的震撼历史如画卷般展开。

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介绍,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以“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英雄气概,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达22000余名。革命战争中,这个山区小县为中国工农红军输送了6万多名指战员,至新中国成立时,生还者仅1%,这其中走出两任国家主席,61位正式授衔将军,130多位省军级以上高级干部。

开国少将秦光远故居。记者彭年摄

“小小的红安县能走出这么多的治党治军人才,是因为革命前辈在马列主义的影响下,前赴后继闹革命,坚定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用热血铸就巍巍丰碑。”辛向阳说。

一张张照片、一串串细节,让这些写进教科书的名字变得鲜活起来。采访团细细阅读将军们的生平,被红安革命前辈对革命的执着和英勇深深震撼。

展览里提到的很多地方,辛向阳大都到访过。从1988年开始从事党史工作,他已经默默地走过了30多个春秋。30多年中,他走遍了全县200多处革命遗迹,有的地方反复去过多次,留下很多珍贵的照片。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在一次革命遗址普查中,他偶然在七里坪镇熊家咀村姜家岗发现一处尚存24冢红军烈士墓的墓群。这个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墓群,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依然保存完好,该村老支书姜能山几十年如一日,义务看护烈士墓群。而今老支书年纪大了,新的支部书记又接下了这个看护的重任。

“熊家咀村支部自发保护红军烈士墓群的行动,让我深感震撼。”辛向阳当即与武汉晚报记者联系,刊发特别报道《寻访一座没有墓碑的无名烈士墓》。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一个月后,当地政府为姜家岗的73名烈士立碑安身,建起高4米的纪念碑,并修建姜家岗红军烈士墓园。

谈到寻访红色遗迹的初衷时,辛向阳说:“红安的故事太多了,传播红安革命故事,传播先烈精神,是我们史志工作者的责任。”“我总记得参加工作第一天时,领导说的一句话,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啊。”

偏远山村埋忠骨,老人志愿守墓半生

4月25日,采访团来到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姜家岗,看望为红军守墓60多年的姜能山老人。

湖北红安,为红军守墓60多年的姜能山老人。记者彭年摄

走到姜能山老人家中,正巧遇到准备锁门外出的姜老,说明来意,他笑呵呵地说:“我正要去上头转转呢,一起吧。”

熊家咀村是打响黄麻起义第一枪的地方,而姜家岗为鄂豫皖省委所在地、红四方面军的后方医院所在地。

姜能山告诉采访团,自己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姜能山曾担任熊家咀村村支部书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义务为牺牲在红安的73位红军烈士守墓、扫墓、修墓。今年已83岁的姜老,步伐虽慢却稳,步行十来分钟,“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到了。

一座青石纪念碑树立在陵园正中,碑上刻着一颗红五星和“红军烈士纪念碑”几个工整大字。碑后,立着20座坟茔和一座53人青石板合葬墓。每一座坟茔前竖着一块墓碑,只有2座有名有姓,其余的均为“红军烈士”。

姜老拿出随身带的抹布,挨个擦拭着每一块墓碑。“这里以前没有碑,也没有院子,只有一座座坟头,坟头立着一块木牌,写着红军烈士的姓名。后来时间长了,木牌上的字迹模糊了,这些烈士就成了无名烈士。”他指着墓碑后的高大松柏说,“我在这里守了六十多年,这六棵树是我年轻的时候种的,现在都这么大了。”

据了解,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地医院旧址,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不能随部队转移的重伤员留在姜家岗战地医院养伤,有73人因伤势过重或伤口感染而牺牲。在村民的帮助下,这些红军烈士就地安葬在湾头的坟山。

姜能山20岁左右时,有一次来到墓园,不小心一脚踩到一座坟,踩穿了朽烂的棺板,里面还有红军烈士的遗骨。这一幕让他极为震撼,于是有了为红军守墓的想法。“他们为了革命,客死他乡,太不容易了。我作为红军的后代,应该替他们把坟守住,红军就是我的亲人。”

六十多年来,守墓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只要没事我就来转转,越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越要来。”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天冷路滑,他在扫雪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动弹不得,等家人找了过来才将他扶起。

为红军守墓60多年的姜能山老人曾获“荆楚楷模”称号。记者彭年摄

姜老一生清贫,但他仍坚持多年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来打理墓园。有烈士后人为了感谢姜能山,给了他5000元,他也全部用于陵园修缮。“我曾对着纪念碑发过誓,只要我还在一天,就守一天。”

如今,让姜能山欣慰的是,村里的年轻党员干部,也加入守墓的队伍。熊家咀村妇联主任闵小玲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姜老的事迹传出去后,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市民群众定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和打扫,这里还成为当地中小学的教育基地,红色精神在这里代代延续。

革命后代继承红色衣钵,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4月26日,长江日报采访团在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见到了村支书秦秋平。家里盖的两层小楼,前屋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大白鹅在院子里欢腾游走。

就在采访团到来前夕,秦秋平刚刚递交了一份申请报告,里面写着观音阁村乡村振兴“富民强村”的实施规划,包括注册村级商标销售农副产品,用已经流转300余亩的土地发展农业产业等。

作为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脱贫,是秦秋平的主要任务。

“我们村是红安县重点红色旅游村,曾有55名烈士为国捐躯,诞辰了开国将军秦光远少将。现在,我们与湖北组织干部学院和大别山分院达成合作,让学院们到村里开展‘三同’教学,不仅给老百姓家里增收,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秦秋平告诉采访团,“三同”教学即让在干部学院的学员们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革命精神。现在村里每周要接待200人左右开展红色教学,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同时带活了农副产品的销售。

“为了让学员们有好的体验,乡亲们主动把家里收拾干净,打理成民宿,农产品销路好了,老乡们的劳动热情也高了,日子越过越好。”

秦秋平原本在大连打工,老乡们一直希望他能回村当干部。2008年,全村村民将他选举为村支书,他从大连回到了家乡。“他是革命后代,我们熟悉他,也相信他。现在看来,我们没信错人,党员就是靠得住。”老乡说。

秦秋平的大伯是开国少将秦光远,1931年,16岁的秦光远和观音阁村55名年轻人一起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时他是唯一活下来的。

秦将军一生心系家乡,他自掏腰包每年春节给革命烈士家属捐款的,捐款帮村里建自来水管网,让乡亲们吃上自来水的。还几十年如一日资助当地贫困学生上学、为当地小学建校园。他还在村里最高的丘陵上,修了一个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曾经的战友们。

采访团沿着蜿蜒阶梯,走上纪念碑,碑上刻着55个战友的名字。秦秋平告诉采访团,大伯一生牵挂乡亲们,几十年来,秦光远将军把自己的大半工资都捐给了家乡。“大伯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我也要继承他的衣钵,为乡亲们的好日子努力。”

秦秋平说,近几年,村里面貌变化大,从以前连路灯、水泥路都没有,到现在家家户户盖起小楼,村村通电通路。今年,流转300余亩的土地发展农业产业,种起了红苕、果蔬、花生、茶叶,销路很不错。2016年,全村69户贫困户209人全部摘掉了贫困帽。

“一心为民,是红军的好传统,也是我们党员的责任。继承红色衣钵,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才不负人民的信任。”

(文|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赵静 图|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编辑:舒筱】

(作者:陈晓彤 赵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