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住多年,中国首位女空降兵捐千万积蓄资助家乡建设


图为颜学庸、马旭夫妇相濡以沫。记者何小刚 摄

图为颜学庸、马旭夫妇相濡以沫。记者何小刚 摄

图为颜学庸、马旭夫妇相濡以沫。记者何小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袁文涛)10月1日上午十点多,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85岁高龄的马旭到军区大院晨练结束,坐在老伴自行车后座上一起回家。

推开锈蚀的铁门,院落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没人能想到,正是这对耄耋之年的“贫寒”夫妇,刚刚捐出千万积蓄资助家乡建设。更没人能想到,这位瘦瘦小小的老太太,是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有着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

14岁入伍多次立功授勋

1933年3月,马旭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父亲早年去世,姐弟俩和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东三省被称为“北大荒”,1947年,村干部提议送马旭入伍,马旭的母亲一口应了下来。

“如果没有党和国家,世上早就没有一个我了。”如今,年逾八旬的马旭仍庆幸当初的选择。马旭说,儿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很多人三四十岁就死了——环境太恶劣了。

假如没有跟着解放军的队伍走,她可能会面临两种命运,要么去做童养媳,要么和小伙伴们一样有一顿没一顿,等待随时可能降临的厄运。

从14岁加入人民解放军,马旭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次立功授勋。1954年抗美援朝结束后,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接着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然而,在这里工作不到三年,她便主动要求调到前线野战部队医院。

跳伞140多次屡创“中国之最”

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以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为主体,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

当时,瘦瘦小小的马旭不论身高还是体重,都达不到伞兵标准。看着战友们翱翔蓝天,马旭非常眼馋。“如果我的考核合格,组织就不能拒绝我的申请。”马旭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后来她每天加紧训练,后来还在作训服里缝了沙袋增重,终于通过考核成为一名空降兵。

1962年,马旭第一次正式登机跳伞。那时女兵跳伞是个新鲜事儿,驻地老百姓跑几十里路来看稀奇,连队战士也大受鼓舞。经过几年锻炼,马旭便成为“试风跳”小组成员,每次和部队技术最好的教员一起,乘第一驾飞机首批试跳,先着陆等待后续部队,这为军医的救护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直到1984年,年过半百的马旭还跳伞两次,此后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再批准她上天。20多年间,马旭累计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科研成果填补多项空白

“空降兵和跳伞表演是两个概念。”马旭介绍,跳伞表演注重观赏性,用的多是异形伞,可以在空中多逗留一会儿,最后平地降落。而空降兵为了打仗跳伞,降落的速度越快越好,不然很容易被敌人的子弹打到,降落的环境有可能是平地,也有可能是山地或稻田。这些特征决定了,空降有着极高的风险。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空降兵以来,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士兵跳伞后着陆的一瞬间,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很容易出现腰部或踝部的骨折,造成战斗减员。为此,马旭、颜学用夫妇想过很多方法,都在实际应用中被一一否决。后来,夫妇俩看战士们踢球受到启发,设计制作了双层橡胶的护踝,中间充气加压达到缓冲效果。这项充气护踝的发明,1983年刊登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198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后,马旭夫妇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并于199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1983年开始,马旭夫妇工作的重心转向科研工作,着手将多年的医务工作结合跳伞经验总结出来。夫妇俩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图为马旭每天都要看报纸。记者何小刚 摄

图为85岁高龄的马旭以骑自行车的方式,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记者何小刚 摄


离休后生活十分简朴

离休以后,马奶奶和老伴就一直居住在武汉黄陂区木兰山下军区大院旁,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走进老人的家,两间屋子除了堆得满满的书,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对沙发早已磨的不像样子,卧室里摆放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

10月1日,老人的早餐是蒸土豆,搭配一盒牛奶,中午煮了一小锅元宵。马奶奶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是老两口生活的常态,她和老伴都不太会做饭,对吃食也不讲究,家里准备了很多半成品的食物,吃的时候简单加热就可以了。

尽管生活极其简朴,但墙面随处可见的外语单词、罐头瓶里手酿的葡萄酒、院子里挂满果实的柿子树,无不炫耀着居室主人内心的富足。每天早上,两位老人简单吃过早饭,便习惯性地穿着作训服,骑自行车到附近军区大院里锻炼,内容包括打军体拳、散步和骑车,这样的锻炼每天都要持续两个小时。锻炼回来后,老两口就一起坐在屋子里看报纸杂志,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每个周末,他们还要乘公交车到郊区的老年大学,学习舞蹈和书法等课程。

千万积蓄捐助家乡建设

1962年,马旭和同一部队的颜学用结婚。当时,考虑到马旭身材又瘦又小,生育有一定风险,同时也为了支持妻子的蓝天梦想,颜学用主动决定不要孩子。对于这一选择,颜学用至今表示,不后悔,因为“这一生已经很充实了”。

然而,随着年纪一天天变大,无儿无女的马旭越发思念家乡。她希望把自己的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伴颜学用的支持,但是离家几十年,东北老家早已没有什么亲人,苦于没有人帮助她完成这个心愿。

2017年9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这场活动中,马旭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教练员金长福,跟他谈起了自己的想法,并委托其帮忙联系家乡的政府。

2018年5月,在金长福的牵线下,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跟马旭通电话,了解到老人的两个心愿,一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捐给家乡,二是希望去世后骨灰可以送回家乡,与父母放在一起。

9月13日,季德三和同事代表木兰县政府,接受了马旭老人的第一笔捐款300万元。明年年初,老人还有另一笔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计划明年4月捐出。同时,老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还有200万的活期存款也将捐出。

关于千万积蓄的由来,马奶奶透露,多年前她和老伴在武汉金银湖买了一套商品房,原本打算开一个卫生所,后来因为不习惯市区喧闹的生活便作罢。这套房子一直没有住,后来卖了400万元。此外,老两口生活极其简朴,离退休工资除了日常买菜,几乎都尽数攒了起来。

“国家提倡精准扶贫战略,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马旭老人希望,能将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只有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就会更充满希望”。

【编辑:金鑫】

(作者:武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