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三个字经历了哪些变化 ——再读《中共党史十二讲》|读+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靳尚谊与赵域于1972年临摹,阎振铎和叶武林于1979年修改完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八位教授联袂撰写的党史普及读本《中共党史十二讲》(以下简称《十二讲》)近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由中央党校2020年推出的系列专题讲座整理而成,此专题讲座网络课程正在中央党校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热播,总观看人次已逾1000万。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史研究专家谢春涛领衔并撰写第一章,七位中央党校教授、党史权威专家学者分别撰写各专题。专题包括古田会议、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延安整风、抗美援朝、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以来的成就等十二个党史重大事件与节点。八位作者的讲述各具特色,有的擅长理论阐释,有的偏重史料辨析;共同特色为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史料选择合理,史论结合,以生动翔实的细节、通俗活泼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所以,读《十二讲》,就相当于跟着中央党校第一流的教授团队上十二堂党史课。

这本书实在好看,这些课实在精彩。本报在6月曾经介绍过其中一节课,讲的是解放战争为什么迅速取胜;今天,我们再读《十二讲》,了解一下“新中国”三个字是怎么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中共党史十二讲》 谢春涛 等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五四”时期有本杂志名叫《新中国》

最早提出“新中国”概念的人是康有为。

1840年以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思考中国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1888年康有为提出:“既审中国之亡,救之不得,坐视不忍。”要拯救中国,最好是寻觅一块新土地,建立一个新中国。

1901年,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写了一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这部小说里面他说:话说孔子降生后二千五百一十三年,即西历二千零六十二年,岁次壬寅,正月初一日,正系我中国全国人民举行维新五十年大祝典之日;友邦来庆,同商“万国协盟”;“大祝典”期间,国民还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

也就是说,他预言,到2062年的时候新中国就建成了,那个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到中国来祝贺新中国建成,一起在上海开博览会。

还有一个人叫陆士谔,他家世代行医,医术高明。1910年,陆士谔过32岁生日那天,他喝醉了,醉了之后他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穿越时空隧道,穿越到1951年的上海浦东。酒醒之后,他赶紧把他的醉梦之想写就一部小说,名字叫《新中国》。其大致内容是,1951年的时候,新中国建成了,陆家嘴高架林立,黄浦江下有江底隧道,老百姓都美美与共,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世界各国都到陆家嘴庆祝上海博览会的召开。

此外,“五四”前后还有一本名叫《新中国》的杂志,专门刊登各界人士对未来新中国的想法:未来的中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立这个新中国?

应该说,当时的仁人志士,无不对“新中国”有着热切的盼望,这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而当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她就接下了建设“新中国”的接力棒。

任弼时首提“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对于“新中国”的名称有不同的口号表达。《十二讲》细细整理了这个发展变化过程。

1927年10月23日,中共发表《中国共产党反对军阀战争宣言》,明确提出:“统一中国,造成新中国——工农劳动贫民代表会议(苏维埃)的中国。”这是“新中国”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正式文件中,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新中国真正有自己意义内涵的表达。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矛盾逐渐代替阶级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人民的范畴很广,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都是人民的范畴,这适应了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产物,但是从字面上来看还戴着苏维埃的帽子,苏维埃就是工农兵,排除了其他阶级阶层。所以到了1936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扬弃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国赢得了国内各个阶级阶层的认可和支持。在民主共和国的指引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随着实践的发展,民主共和国也面临挑战。特别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共产党人开始思考未来的国名叫什么。

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十二讲》认为:“这一名篇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当然也是毛泽东建国思想成熟的标志。”

在这篇文章里面,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未来的国就叫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加了一个“新”字,体现了本质的转变,体现出共产党的成熟,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都是共产党自己本质内涵的体现。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热烈主张未来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提出了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但是蒋介石不同意。1946年6月内战爆发,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建不成了。

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的发展,提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那么未来的新中国国名怎么表达?随着战争胜利的临近,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1948年上半年,党内比较普遍认可未来的国名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1948年1月12日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很快形成共识,毛泽东1948年1月18日就强调,未来的国名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接受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也有过不同意见。

到了1948年下半年的时候,出现了第二个拟议的国名,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加了“民主”两个字。

1949年政协筹备会上,政协委员黄炎培和郭沫若提议叫中华人民民主国。这样就出现了第三个国名。另一位政协委员张奚若则认为,人民和民主重复了,人民就是民主,民主就是人民的。他主张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又回到了原点。

张奚若提出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政协委员一致认可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就确立下来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宣传舆论政策、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非常好,在极短的时间内,新中国就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这些本领和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隆重的庆典仪式使国家形象合法化、神圣化。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了礼制,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为时不远了。中国共产党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特别是开国大典和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始的开国大典,有30万民众参加了,广大民众通过亲身经历威严、神圣的庆典仪式,逐渐接纳了新中国神圣的形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俄罗斯档案馆给了我们一个大礼包,送来了开国大典的彩色胶片。其中许多场面的镜头现在来看依旧震撼。这就是庆典仪式的作用。

当下有好多人不注重这些,他们认为大热天你西装革履的干吗?大热天两国领导人还西装革履的握手干吗?大热天企业公司里工人上班还穿着工服干吗?当一个企业一个公司,每一个人都穿着拖鞋、穿着大裤衩去上班的时候,这个公司离衰败也为时不远了,因为礼制使国家、企业形象合法化和神圣化。

第二,建立宣传网制度。新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宣传,建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宣传网制度大有关系。我举一个例子:1951年河北大名县共有宣传员7400余人,宣传助手8400名,群众宣传队480个,队员31475人,再加读报组、广播筒小组、农村剧团等,共有55200人。这些宣传员和宣传队员分片包干,使每个村头、渡口、汽车站、茶饭馆、集市、庙会等每一个群众聚集的场所,都有专人负责进行宣传,其他的思想舆论没有缝隙介入。

总之,新中国的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广大民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接纳了“新中国”,“新中国”从“质”和“形”两个层面得以最终确立。

然后《十二讲》引用了著名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一段话:“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时,中国的爱国者们已经花了整整两代人的时间借鉴西方的政治模式和社会秩序理论。1949年,毛泽东与他的中国共产党同事,作为获得成功的革命者,意识到了自己的创造力以及新时代的新需要,他们在更新历史的进程中的根本任务就是如何挣脱中国以往的政治定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直到1949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保留着显著的领导集团的内聚力。”

《十二讲》对这段话作了精彩的点评:第一,西方的政治理论、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历史上两代人都在借鉴,但屡鉴屡败。第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确立的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这些政治制度未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

《十二讲》梳理了“新中国”的来龙去脉,这节课的主讲人张旭东教授最后用一番很有感情的话为课程作了总结——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要了解“新中国”怎么提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怎么确立下来的。我们仍然在新中国的征程当中。我们都很幸运,从历史的潮流和历史的长河当中,可以看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目标。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贺方程】

(作者:李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