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碳市场鸣锣开市,湖北武汉借“碳”超车引来超千亿产业

长江日报7月15日讯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将鸣锣开市,长达6年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开花结果。

首批2000多家电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一旦上线交易,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形成,全面加速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兑现中国承诺。

这个市场的“大数据中枢”位于湖北武汉,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

“湖北成,则全国成。”作为中国碳市场核心支撑系统——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武汉将带来超千亿产业,引领中部绿色崛起。

碳达峰碳中和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碳减排的雄心与加速度

湖北碳交易中心大厅碳交易K线图。 记者陈永权 摄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重要抓手,体现中国碳减排的雄心与加速度。”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说,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据介绍,去年9月,中国最高层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再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意味着,到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就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

7月14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称,中国的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动力和信心,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据悉,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约61个区域、国家或者地方的碳定价机制。

据气候行动追踪组织预计,即使其他国家继续执行目前的气候政策,中国的行动也将使全球变暖预测降0.2℃~0.3℃。

中国式碳市场

十年蓄势,“中碳登”落户湖北



湖北碳交易中心大厅湖北交易情况。记者陈永权 摄

“像购买股票一样购买二氧化碳,去到市场自由买卖,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7月13日,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陶良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称,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始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碳交易成为全球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

2010年1月,陶良虎和时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联合撰写的《关于设立武汉碳交易所、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报告提出,武汉市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权先行先试,产权争先,设立全国首家碳交所,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并在当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在湖北设立碳交易市场。

“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建立碳交易市场。”陶良虎介绍,当时全国还没有碳市场,国家发改委回复,“目前还没启动该项工作,一旦启动优先考虑湖北。”

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全国选择了湖北、广东、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庆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13年全国碳市场启动设计工作。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启动,全国首单4000万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项目在湖北签约,国内碳金融创新取得突破。

“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碳市场体系,各地都在摸石头过河。”作为湖北碳交易试点的总设计师,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碳交易专家委员会主任齐绍洲说,当时,团队学习欧盟和美国的碳交易市场的一些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访全国多地,听取多方建议,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或者创新性的制度的设计,经过30多稿修改,历时3年出台了《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这是全国首部碳交易的法规。”齐绍洲说,在这里面,碳排放配额如何设定,谁来核查企业碳排放量,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我们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蹚出了一条独具湖北经验的道路。”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国家发改委宣布由湖北省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与运维工作,上海牵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工作。

“中碳登”顺利落户武汉,填补了湖北省没有国家级金融市场平台的空白。

湖北成,则中国成

湖北如何借“碳”超车

光谷金融港中碳登主数据中心。记者陈永权 摄

作为最早参与湖北碳交易体系设计的核心专家之一,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孙永平清楚记得,2017年底,一则喜讯从北京传到湖北:参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评审结果出炉,湖北从9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湖北、广东、福建、深圳)申请省市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两个系统的第一名。

按照国家“两个系统分开建”和“九省共建”的要求,湖北省最终选择牵头承建金融和产业资本更为聚集的“注册登记系统”。

注册登记系统堪比整个碳交易的“大脑中枢”,是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囊括了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将汇集全国重点控排企业信息。

“湖北成,则中国成。”业界对中国碳市场试点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陶良虎说,北京、上海、深圳均是国家核心城市,坐拥丰富要素资源:北京有新三板交易所;上海有黄金、期货、证券市场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证券交易所。

“留给湖北的机会,并不多。”陶良虎表示,全国碳市场从试点走向统一,必定要形成金融交易中心,湖北需要这样的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崛起道路。

事实上,和兄弟省市比起来,湖北似乎不占先手。北京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在碳交易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全国率先的探索。上海是最早探索建立中国环境类权益市场的城市。上海环境所也是全国环境能源交易的中心市场之一。

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五个试点已陆续启动碳交易市场。直至2014年4月,湖北碳交易市场才鸣锣开市。但湖北碳交易市场一路“疾行”,不论是总交易量还是日交易额,均占全国“半壁江山”,且一直保持至今。

“目前,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连续性、引进社会资金量、纳入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杲介绍,湖北碳市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9860个,其中,参与控排企业373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2.75亿吨,约占全省排放量的45%。截至去年12月31日,湖北碳市场配额共成交3.56亿吨,成交额83.51亿元,占比均超全国50%。

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首批纳入湖北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企业。该企业生产部负责人熊卫军介绍,公司第一年花320万元买了12万吨二氧化碳配额。痛定思痛,通过改进技术设备,使用清洁能源,2020年有20万吨的二氧化碳盈余,“可以到市场去卖好几百万块钱呢。”

“从开始被动购买二氧化碳,到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越来越多企业获得减排的受益,降低整个社会平均减排成本。”张杲说,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之前,湖北事实上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能和经济实力强劲的兄弟省市“掰腕子”胜出,并成为全国最大碳交易市场,湖北凭什么?“地方政府给政策、给资金,所积累的良好管理经验。充足的人才储备,都是重要原因。”孙永平分析。

截至目前,湖北纳入碳交易企业通过碳市场获得的收益已超过5亿元。

武汉机遇与挑战

未来,酝酿新千亿产业



工作人员对中碳登主数据中心进行巡查。记者陈永权 摄

长江新区打造“世界碳谷”新名片,岱家山科创城创建全市首个“近零碳示范园区”, 百威啤酒在汉建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建立市民“碳积分”平台……最近一段时间,湖北武汉刮起强劲的“低碳旋风”。

湖北武汉,将再一次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一个千亿产业将在这里生根、发芽,走向世界。

“湖北碳市场的做法为全国碳市场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孙永平认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心落户湖北,将让拥有海量碳数据的武汉“自带流量”。预计将有大量专业人才、团队、技术会汇聚于武汉,在碳排放核查、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碳金融衍生品开发、碳资产管理、碳基金发行和托管、碳资产证券化等各个环节打通产业链,并带来更多的税收与就业。

而作为全球碳交易的焦点城市,武汉也可借由召开国际论坛,开展“一带一路”峰会、构建绿色产业联盟等,形成经济

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来自湖北省发改委的统计,仅试点期间,参与湖北碳市场的各类服务机构就达到1400家,注册资本超过2100亿元,从业人员约50000人。未来,全国碳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会提供近20万就业岗位。

“中国碳交易市场形成后,将吸引碳产业各种要素聚集。”齐绍洲表示,武汉可规划相关区域,像打造光谷一样打造“中国绿谷”,形成绿色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城市品质,为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涉足碳交易咨询管理业务的武汉华商低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范蕾,见证了湖北碳市场的成长。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开闸,企业对碳资产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公司今年接到的咨询量比往年大幅增长。”她建议,武汉可以借鉴北京等城市的做法,对实现“碳中和”的企业、碳咨询中介公司适当给予奖励,进一步吸引产业链机构落户。

据悉,湖北正加快搭建“湖北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立200亿元的“湖北省低碳产业发展基金”。正在规划的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计划在5年内建成,吸引5个国际一流的低碳技术研发中心、20个国家级及省级实验室入驻,储备绿色低碳技术300项以上,以点带面孵化和培育1000个低碳产业项目落户武汉。

而武汉正在联合相关机构同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预计总规模达100亿元,将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一个超千亿级的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链,正在湖北武汉成形。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蔡木子)

【编辑:姚昊】

(作者:陈永权 蔡木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