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家的使命

杨耕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其中多部著作被翻译为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奖等国家级奖8项。

长江日报讯 1978年2月,在“春天的故事”里,杨耕走进了安徽大学哲学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40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耕一直在哲学的路途上跋涉、探索,“我的职业、专业、事业都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我的信念、信仰。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我的全部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杨耕说。

精神苦炼:把哲学融入生命活动中

杨耕选择哲学源于一个偶然。“上大学前,我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恢复高考时,我原准备报考数学专业。一位师长对我说,中国需要哲学,而你的天赋更适合哲学。经不起他的‘忽悠’,我改变了报考志愿。”杨耕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从此,我踏上一块神奇的土地。”

入学不久,“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发生了。正是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使杨耕直接感受到了哲学的力量,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并在众多的哲学体系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杨耕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以改变世界为己任,以“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示出一种对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存在的双重关怀。

在哲学研究这条艰难曲折的思想登山路上,杨耕所追求的理论目标,是求新与求真的统一;追求的理论形式,是铁一般的逻辑、诗一般的语言;追求的理论境界,是重构哲学空间、雕塑个性思维。正因为如此,杨耕把他的学术生涯称为“精神苦炼”。熟悉他的人看来,这是一个“没有业余生活的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用在了哲学研究中,就连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欣赏交响乐,也与哲学有关。“在欣赏交响乐过程中,我能得到一种形而上的领悟。”

“正是哲学,使我‘波澜不惊’‘荣辱不惊’‘看透人生’,从而力图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杨耕说。哲学已经融入杨耕的生命活动中,成为他书写生命活动的方式。

重读马克思: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杨耕的哲学研究致力于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重读马克思。从历史上看,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逝世之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哲学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广泛、持久、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每当世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产生重大社会问题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重读马克思。正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我重读马克思的。”

杨耕介绍,自己重读马克思经历了一个独特的理论途径:从马克思的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到西方哲学史,再到现代西方哲学;从马克思的哲学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再到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然后,再返回到马克思的哲学这一原点。在这样一个独特的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杨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理论基础、理论结构和理论体系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并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仍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杨耕强调,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对于哲学研究来说,重要的是要与现实“对话”。他认为,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一实践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从而构成了一场极其特殊、异常艰难而又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它必然引发一系列深刻的哲学问题,必然为人们重读马克思、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

在杨耕看来,关注这一现实,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此为基础建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以此引导现实运动,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应有的良心和使命,“我们应当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追求完善:把事情做到极致

杨耕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他看来,出版是个人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的中介。杨耕心目中的高校出版机构,应当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开发、提供和服务为宗旨,应当成为对科学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源泉。

为此,在他的任内,北师大出版集团启动并实现了图书结构转型,即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在提升基础教育教材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教材、高等教育教材,精心组织出版学术著作。以此为中轴,北师大出版集团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引人瞩目的业绩,成为全国出版界的一面旗帜,高校出版社的一个标杆。2010、2013、2016年,北师大出版集团连续三届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奖。

杨耕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中国优秀出版企业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韬奋出版奖。接踵而来的荣誉并不让杨耕自矜,相反,他冷静地视自己为一个“符号”。“只有达到忘我,才能实现自我;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求得个人的自我发展。”杨耕说。

“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而发展只有在死亡时才结束。”杨耕由衷欣赏马克思的这句话。在他看来,要求完善,这是对学者的刻薄;追求完善,则是学者的品格。所以,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出版实践,杨耕都“追求完善,把事情做到极致”。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编辑:朱晨颖】

(作者:陈晓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