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性是救灾的强有力保障丨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常少华

越是紧急状态,越考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组织能力。面对河南暴雨灾害,我们看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从集体到个人,应急和救援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每份力量都迅速抵达,每个人都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国家层面,全国一盘棋,救援力量迅速汇聚,有条不紊展开。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迅速出动,冲向急难险重的地方;国家级抗洪抢险应急专业部队紧急出动,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纷纷驰援。在河南当地,各部门各单位昼夜不息地开展救援,和中央、各地区的救援力量密切配合。

这种强大的组织力,再次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同胞情谊,再次彰显了全国一盘棋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优势。它不是临时的、随机的,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体现出来的确定性。我们无比确信也无比踏实,当一个地方陷入危难,它绝不会是“孤岛”,一定会有守望相助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

在社会层面,我们看到,相互救助的组织性也在自发形成,变成自觉行动。在郑州5号线地铁上,当人群被洪水围困,不需要号令,男人让妇女、儿童先走,气力大的将弱者托举而起;在城市街头,市民自发地手拉着手,喊着号子涉水过“河”;酒店、餐厅、科技馆等空间,免费开放给人们过夜;网络平台上,救援渠道越来越多;有河南小伙在暴雨中救起一家三口不留名……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让人感动。在灾难面前,在紧急状态下,人们不是自顾自,而是自发地组织起来,相互帮助;不是散乱无序,而是拧成一股绳,勇敢而团结。这样的瞬间举动,这样的相互救助,不可能事先计划,不可能预先排演,也并非出于外在强制,而是听从内心的道德律令,是人性美好的自然流露。

如果说一个人、几个人在这么做,我们或可归因于个人修养、绅士行为,但当一群人、所有人都在这么做,成为高度一致的行动,成为普遍性的社会自觉,就是文明的力量,是价值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所达到的文明高度,体现的是“生命至上”这个根本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落地为社会行动之广、之深。

中国社会是高度组织的社会,中国人民是精神主动的人民,这是为大战大考一再证明了的。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底气所在。国家不慌,人民不乱,河南不怕。全国一盘棋,各地、各部门、每个人,都在这场抗洪“大考”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我们相信,晴天会很快到来。

【编辑:张玲】

(作者:常少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