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泛舟• // 李乃蔚: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工笔人物画《银锁》

文/李瑞洪

   不论你是专家还是普通观众,站在工笔人物画《银锁》面前,都会觉得不同凡响。学院派折服它深厚的写实功底,观众对作品体现出的精谨细腻抚掌击节。

    品读中国工笔人物画《银锁》,我感受到画家李乃蔚创作的真诚。固然,一笔一画,日积月累地绘成工笔画作品,不等于艺术上具备了真诚。但至少有些画家是那么急功近利,把绘画视为游戏。“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古人从严肃认真的意义上肯定了这种创作态度,一种澄怀观道的哲学思考,一种真诚的心音,一种通脱的境界。

    谁都无法忘却《银锁》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正如一位诗人所描述的那样:“秋的午后,山里的姑娘大约要出门了。痴痴的,清水芙蓉叫人怜爱。写实的画风,细致地描绘,眉角眼梢都是情,即使是肤色,也有热血在流。”作品的第一印象告诉我们,作品意在抒情,而不是叙事。按照歌德的说法:艺术家对他的自然心怀感激,奉还它的一种是第二自然,一种感觉过、思考过,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作品中面带红晕的少女,轮廓线处理微妙、流畅,多层次的点、线、面渲染内蕴于画面之中,画家创作的初衷不仅仅是表现其本身的形象,而是将其作为传达某种意蕴的载体。我们从《银锁》身上所显现的那种特殊的质朴之美,可见画家李乃蔚的审美理想和他在银锁身上的情绪投影。

    李乃蔚在谈到他的创作时曾说过:“工笔画创作过程一般较长,在长时间的创作中,画家要把握鲜活的艺术感觉是很不容易的,这取决于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良好的心态,以及精到、细腻的技法水平。”的确,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投入的,而且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于绘画的诚实与投入,才支撑着他完成令人倍感倦怠的长期制作过程。无庸讳言的是,工笔人物画在这种长期的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消解或淡化许多直接的精神性因素,但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更加需要艺术家个人感觉的调整,需要保持一种敏感,以及某些具有绘画冲动的痕迹。

    工笔人物画《银锁》在写实追求上,受古典油画影响,吸收溶化其优点,形成自己作品的特色。李乃蔚心仪的欧洲古典写实绘画风格影响均不同程度地显现。这使其工笔人物画在当今画坛上,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经典化倾向和精微化特征。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把线作为绘画品评的最高准则,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周妨的《簪花仕女图》,唐寅的《秋风纨扇图》被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典范。李乃蔚在作品的创意上,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精髓,但与“单线平涂,三矾九染”,有了明显的超越,在弱化线性结构的同时,强化色彩的视觉厚度,水色与石色的巧妙运用,润泽而和谐,作品在较大的画面中,透出碧玉般晶莹和平淡质朴的气息。作者用饱满的感情之笔,将自然状貌融为新的形式,体现出他对传统绘画、民族精神的深邃思考。画家李乃蔚不动声色的抒情性,与典雅柔情的微妙细节有机融合,使《银锁》成为一幅难得的经典之作。

    优秀的画家,他的一点一划,他的整个形式创造都渗透着他的生命体验和艺术语言。他们总是使自己的创作心态不为外界左右,使之潜入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体验之中。李乃蔚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也善于把生活中的美提炼为艺术之美。2000年,他多次到湖北清江长阳山区搜集素材,“神遇而迹化”,他用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幅佳构。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李乃蔚在天性中就具备从事工笔画艺术的资质,与一般从事艺术者思维逻辑概念差相比,他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这是李乃蔚得以从事工笔画艺术创作成就突出的一个智力条件。但在性格和气质中,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浪漫和内在激情的人,并且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探索,很好地实现了形式和激情的统一。画家用充满生命力的形式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与自然的礼赞。李乃蔚的工笔画作品,一如他的人格,真诚、精谨、细腻、纯净,就像静静流淌的清江水。

李瑞洪

李瑞洪 画家、评论家,在艺海里荡起理论与实践的双桨。【编辑:袁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