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世界预防溺水日”将至,急救专家提醒:身边人溺水后切勿做这个动作

长江日报7月24日讯 今年7月25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世界预防溺水日。每年,青少年溺亡发生地八成以上的是在野外开放性水域。长江日报记者搜索发现,儿童溺水高发地除了河边、池塘、水库等野外开放性水域,泳池或水上乐园同样发生过类似事件。

眼下正值暑期,溺水事件发生后,如何为溺水者实施正确及时的抢救措施,提升生存几率,长江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武汉市急救培训中心主任乐薏。

溺水后切勿采取控水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每年世界各地溺水死亡数估计为23.6万例。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而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年至2015年,溺水已经成为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不少人认为,在发现身边人溺水后,可以让溺水者采取倒挂姿势将进入胃部及肺部的水控出,这样的做法被急救专家否认。

乐薏解释,2016年,中国发布的《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指出,由于溺水时人体本身的保护反射,会出现“喉部痉挛”状态,也就是呼吸道直接在咽喉部位关闭,所以,多数溺水者的呼吸道或者肺部并不会吸入太多水,即使有吸入的少量水,也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其实,多数水是被吞入胃里的”。但“喉部痉挛”状态会导致氧气无法进入,这才是最需解决的问题,要让氧气尽快进入溺水者体内。

因此,在溺水急救中采取所谓“控水”措施,反而会拖延救治的黄金时间,操作不当时还会加重误吸,增加溺水者死亡几率。

掌握游泳技能,并注意预防溺水 

溺水怎么预防?乐薏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指出,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

5月19日,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对市民之家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术和AED实操的培训。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摄

尤其是,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要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在人群中推广普及心肺复苏术,也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率。

要施救,先注意确保自身安全

如何开展有效施救?

乐薏介绍,首先,大声呼救请求周围群众的援助。同时应尽快拨打119、110、120电话。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以利用竹竿、树枝等延伸物,抛送球、绳子、瓶子等漂浮物进行救援,也可以利用大型浮具划过去,例如船、救生圈、浮木等等。但是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也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乐薏提醒,施救者首先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根据急救程序处理,正确评估后尽快对应处理,切记不要控水,注意保暖。

现场急救程序包括确保安全、初步检查、评估伤病者、呼救求助,可进行初步救助。

乐薏介绍,施救者应该正确评估溺水者状态,轻拍肩膀,大声叫唤,并且观察其胸部起伏。

如果对方是清醒的,有呼吸,施救者可呼叫120,并为溺水者实施保暖措施,陪同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如果对方昏迷(呼叫其却没有反应),有呼吸,施救者可呼叫120,为溺水者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注意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果呼吸消失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对方昏迷,无呼吸,应该迅速为溺水者清理口鼻异物,将其气道打开,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宋睿)

【编辑:余丽娜】

(作者:刘晨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