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四个关键词”中,书写中部崛起的武汉故事 | 武汉一周

2021年6月11日,长江新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航拍

上周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部重镇武汉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时指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在国家战略中,“全局性意义”的表述并不多见。

7月25日,武汉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全会号召在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国家战略实施中作出武汉贡献。


繁忙的阳逻港码头。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武汉位置

——关键词一:找准定位

武汉人民对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记忆深刻。一下飞机,总书记第一站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在考察中指出,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冒雨调研的照片,全网刷屏。“找准定位”,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八年过去了,总书记考察过的阳逻港,迅速发展壮大,打通铁路和水路运输间“最后一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港”。就在一个多月前,“日本—武汉—蒙古”海铁联运通道开通,日本汽车坐船来汉,乘火车去蒙古国。

“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沿江港口铁水联运功能,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意见》中这样“点名”武汉。

在引人瞩目的“全局性意义”表述之前,有这样一句话:“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此次《意见》则指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

武汉九省通衢,是中部六省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之一。

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武汉正在奋力担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主引擎,从“全局性意义”出发,知重负重,努力书写更多的武汉故事。

光谷未来科技城。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武汉担当

——关键词二:创新

2013年、2018年两次考察湖北武汉,习近平总书记都来到了光谷,反复提及一个词:创新。

2013年,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才能做强”。“中华民族复兴靠什么?靠核心竞争力,其中关键是靠创新”。2018年,总书记再次来到光谷,强调“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

2020年,总书记向在武汉召开的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要求湖北武汉“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总书记还给武汉算过人才账。“8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00多万人,去年30万大学生留下工作。这是一笔宝贵资源。要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近日,成立不久的光谷实验室明确,将聚焦激光技术与装备、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等方向,并确定9位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21位院士名单,阵容豪华。

光谷近年已成为中部最具活力的创新地之一。如今光谷200万常住人口中,七成是35岁以下年轻人,从业人员中八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七大功能板块、三条千亿产业大道、两大万亿产业集群……一条由中国光谷出发,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沿长江经济带延展的科创大走廊正在加速建设,未来这里必将成为担负各项战略使命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意见》发布的2021年,正好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从“中部地区崛起”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表述的变化,表征了发展阶段的变化。如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意见》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武汉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上迈出更大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发展动能转换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创新城市,努力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当好龙头,做好主引擎。

蓝天碧水大美东湖。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路径

——关键词三:绿色崛起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强调:“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数据显示,从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这是长江武汉段20年来最优的水质。与此同时,东湖主湖水质达近40年来最好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自武汉市民惊喜发现江豚重现之后,武汉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稳定的江豚群体栖息地,江豚“现身”数量之多、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近10年来少见。

《意见》指出,“要实现中部绿色崛起”,“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

大江大湖大武汉,半城碧水半城山。作为最具有滨江特色的超大城市,武汉正在努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具有“湿地花城”特色的公园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落户湖北武汉的“中碳登”(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作为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不仅带动武汉绿色转型、低碳生活,更将带来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

6月23日晚,长江灯光秀“上新”,市民在江边跳舞

武汉目标

——关键词四:人民

“人民”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最高位置。2013年、2018年、2020年三赴武汉,总书记都要走田间地头,进居民社区,问群众冷暖。

总书记深情地说:“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期,武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描绘了2025年的城市奋斗目标: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7月25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则进一步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健康武汉、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等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上,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向人民群众传递温暖尊重,让人民群众感知真情希望”“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踏上新的赶考路,武汉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牢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初心炽热,奋勇前进。

(长江日报记者鲁珊)

【编辑:朱晨颖】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