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生吃饭比陪女儿次数还多,从“凯哥”到“凯叔”,他与学生共同成长

长江日报7月28日讯    历史课上引导高中生用老照片讲述家庭变迁,感受时代脉搏;假期鼓励学生设计作品,和“甲方爸爸”谈判;开学前请同学们给家人做一餐饭,让赶作业的他们“冷静”一下;疫情后陪学生吃了500多餐饭,比陪女儿吃饭的次数还多……工作23年以来,武钢三中历史老师张志凯与学生共同成长,从孩子口中的“凯哥”变成了“凯叔”,他的教育初心却始终未变——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武钢三中历史教师张志凯。记者彭年 摄

教材换了6版,他编出6套完整教案

45岁的张志凯从教23年来,不仅担任武钢三中历史老师,还曾先后在学校团委、校工会、学工处、教研组等部门牵头工作。入职之初,历史老师数量不足,他几乎要带半个年级的课,曾创下每周上19节课外带晚自习、兼任学校教工团支书,还要命制两份试题的工作纪录。

武钢三中历史教师张志凯。记者彭年 摄

虽然工作繁忙,但张志凯始终扎根教学一线,从不耽误每一节课,不漏过每一份作业的批阅,逐渐形成了他成熟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贴近教育改革,把握高考发展方向,将学科本身特色与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特点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历史教材更新较快,张志凯工作至今经历过6次教材版本的更换。每一套新的教材拿到手,他都会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摸索,编写出自己的一套教案体系。

2019年“七一”前夕,结合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张志凯给武钢三中高二(14)班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历史作业——用4张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照讲述家庭变迁,感受时代脉搏。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正确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他与孩子共同成长

借助自己年轻的优势,张志凯深入学生群体,广泛与他们交流,坚持每月都与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当面沟通一次,引导他们克服成长中的焦虑心态。

暑假开学前三天,张志凯在孩子们“赶作业的黄金期”布置了一项任务:请高二全年级700个学生放下手中作业,分别给家人做一餐饭,从买菜到端上桌全部自己动手完成。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张志凯引导学生体会到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能放下焦虑的心态,静下来、慢下来认真做好一件事情,体验不一样的成长。

武钢三中历史教师张志凯。记者彭年 摄

发现班上学生胡佳怡拥有过人的设计能力,张志凯鼓励她利用假期时间自己动手设计手提包、鞋子和服装,与“甲方爸爸”自信谈判,成交了多笔生意。孩子将个人兴趣爱好升级成了生涯规划,并为自己的设计师梦想不断努力。

去年疫情之后,返校复课至今,张志凯每天坚持陪班上学生共进午、晚餐,利用陪餐时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一个女生连续几天吃饭时情绪低落,张志凯私下了解得知,孩子的家境比较困难,食堂餐费让她有些压力。他及时向学校汇报了这一情况,以后的每个月,学校都悄悄将餐费打入学生饭卡。一位住读生在高考前特别焦躁,张志凯在陪他吃饭时,特意聊起如何感受生命中的温暖,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帮孩子排解了焦虑,解开了心结。上初一的女儿抱怨说:“爸爸,你陪哥哥姐姐吃饭的次数,比陪我的次数多多了。”

自学心理学课程,成为学生的“心灵捕手”

张志凯认为,国家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教书匠向未来教育家的方向发展,除了更出色地完成自身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能同时承担心理辅导师、职业规划师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勇于面对挑战,善于学习新的知识。

张志凯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请教,自学心理学课程,最终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小组成员,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灵捕手”;他的电子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在市区组织的课件、微课等竞赛中多次获奖,成为很多同事的“信息技术老师”;担任工会主席,他就积极学习《工会法》和劳动保护等相关法规;担任年级主任,他就学习教学管理的相关知识……

专业的成长和社会影响的逐步扩大让张志凯有了更大的奉献舞台,近年他作为长江日报公益名师团成员,为更多学校的学生群体提供了公益教学服务;2020年疫情期间,他还作为公益讲师线上辅导,针对医护人员子女的各类专业和心理咨询问题提供了上万字的回复。

武钢三中历史教师张志凯。记者彭年 摄

张志凯先后获得湖北省青年教师辩论赛最佳辩手,市、区优秀历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论文和教学竞赛多次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被湖北大学聘为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摄影记者彭年 通讯员刘江华 李维波)

【编辑:胡慧怡】

(作者:郭丽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