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理论摘编

以开放应对逆全球化

任理轩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驱动力。历史上,世界各国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今天,应对逆全球化,根本之策仍是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完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优化重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7日7版,原题《逆全球化违背时代潮流》

“五大思维”是强大思想武器

代金平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五大思维”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是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制胜法宝,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指导当代中国前进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6日6版,原题《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法治中国需要相应的“法治文化”

李德顺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然要求在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培育起相应的法治文化。应该看到,落实“法治中国”建设并不仅仅是司法系统的职责,它本质上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权利和责任。人民只有通过法治才能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益,也才能切实担当起当家作主的责任。就是说,法治才是人民广泛担当国家主人的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基础和精神保障。

《北京日报》2018年10月15日17版,原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用法治文化塑造社会文明》

经济学是一种沟通方式

周文 复旦大学教授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过长达40年的高速增长。这不仅是中国奇迹,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中国需要更准确地阐释自身的进步和变化,世界也需要更认真地了解中国。其中,经济学可能是最合适的阐释、沟通方式。

一部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中国理论不断彰显和升华的历史。今天中国发生的经济现象、历史事件,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构建中国问题的理论阐述,不仅对整个经济学理论是一个贡献,而且可以推动世界更好地发展。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产生了大量经济发展的新经验,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中国的经济学家有必要聚焦于自己的祖国,树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致力于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提炼新智慧、新元素。

《解放日报》2018年10月16日13版,原题《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何“神逻辑”》

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科学内涵

张忠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秘书长兼进修二部主任、教授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讲的政治,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以及国家政权问题,事关国家政权由谁掌握、为谁的利益服务等根本性问题。因此,讲政治就是讲事关人民最核心、最重大的利益问题,就是讲国家政权及其活动,以及如何维护人民利益的问题。就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言,凡是关系到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都是具有政治意义的,都是政治性问题,都需要从政治高度、运用政治逻辑加以认识和处理。

《学习时报》2018年10月17日A1版

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 整理

(作者:华智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