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说评书,学生因他的历史课爱上这门学问

“亲爱的老师,您教我历史已经整整374天了。这一年多里,我见识了您的学贯古今、博览中外。但您对细节和基础的追求,也是我历史课痛并快乐着的记忆;没有防不胜防,只有如期而至的背书抽查,也是我学历史前进的动力。”武汉第三中学历史教师朱宝骏常收到这样的赞语,他是一个会讲故事、说评书,学识渊博,勤于钻研,极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朱宝骏和学生在武汉三中的钱学森像前上思政课。学校供图

课上说评书,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朱宝骏一大特点是会讲故事。在他看来,历史是故事。“在汉语中,‘故’有古、旧之意,‘故事’一词,不就是古事、旧事、以前的事么?而在英语中,‘history’不也带有故事‘story’的意蕴么?”为了讲好历史故事,他探索出历史“微评书”,即根据课程内容,借助评书的部分表达方式,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声情并茂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生动而严谨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结论。在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中,朱宝骏曾展示过“微评书”。他讲述的抗美援朝时期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击落美军“双料王牌”费希尔的故事,获得中学组综合展示第一名。

师生借助模型教具,将武汉抗战史事娓娓道来。学校供图

为了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真切、准确的认知,朱宝骏除了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将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做多角度的集中呈现,还辅以模型教具。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空战时,他和学生将中日双方主力战机的模型搬进课堂,简略抽象的课程内容顿时化为鲜活生动学生易于感知的历史影像。

很多学生通过朱宝骏的历史课爱上了这门学问,成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不少往届毕业生回到母校,都想重返朱宝骏的历史课堂,重温“读史味如肴馔”的乐趣。

“课堂之外,朱老师的办公室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也许某天,我也会成为一名老师,但即使那天真的来临,我也不认为我的耐心能达到如此程度,甚至会为一两个学生一再地拖延下班时间。”朱宝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往往不称他“老师”,而是亲切地叫他“宝骏”“宝骏哥”。

和学生一起排演《红色娘子军》。学校供图

开辟校外课堂,带学生“走进历史”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自明清至近代以来,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都会,是无数著名历史人物表演大戏的舞台!”“曾侯乙墓和明梁庄王墓文物、中山舰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会址,武汉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和史迹资源。”说起武汉的地方历史、人文掌故,土生土长的朱宝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主张,对武汉的博物馆资源和史迹资源做最大限度的运用,开辟历史学科的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

朱宝骏和学生一起排演舞台剧等文艺节目,将“知音文化”、张之洞与“汉阳造”、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红色娘子军”等经典历史元素搬上舞台。这类活动的开展,涉及历史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文本的精读与改编,服装、化妆和道具的考证与制作。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养。

根据学科特点,他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写作,讲述身边的故事,发现与解释身边的历史。锻炼学生对资料搜集、整理与评估的能力,决策与行动、设计与实施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社区、族群的关注与体悟、亲近感与归属感。通过历史写作,历史课堂情境延展至社会生活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发掘资源、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关系,学生获得了“深度学习”的宝贵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宝骏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写作活动时,正逢北京大学历史系举办“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他指导学生参赛,赵胤同学获得“全国特等奖”,陈颖珊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而赵胤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朱宝骏做报告。记者杨幸慈 摄

为学生插上红色的翅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朱宝骏作为中共武汉市委讲师团、武汉青年讲师团、中共汉阳区委“习近平新思想”宣讲团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党史宣讲中。

他设计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汉阳红色历史概述》等党史宣讲课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加强关于“四史”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做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者。

参加武汉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教育活动,通过学生讲述自己家里的“红色故事”从家史看国史,呈现改革开放给中国、给武汉、给百姓带来的无限生机,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引导学生做新时代文明风尚的积极践行者。

朱宝骏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科,更爱自己的学生。他说:“孟子讲,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有幸在武汉三中执教,有幸与历届可爱的学生相遇并与他们教学相长,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杨学工 张玄)

【编辑:刘昊洁】

(作者:杨幸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