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和当下的性别主义

文/尤雾

一部剧集《娘道》让观众在网络上炸起锅来了。在观众看来,这部戏宣扬女性的逆来顺受,充满古老传统的过时价值观,以至于让网民在豆瓣网上打出了2分的超低评价。不过,评价虽低,打分的人数却已过万,可见一边骂一边追剧的人还是不少的。

豆瓣网、时光网这些网站的打分机制其实非常好,只要能在技术上确保数据的公正性,那么分数还是很能反映出观众的真实评价的。从网络上一边倒的恶评来看,《娘道》剧集显然没能讨好豆瓣网的用户们。这一次刺激到人们的核心关注点,又是关于女性评价的问题——这可能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最容易点燃公众情绪的话题之一了。

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女权宣言》到美国内战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性别主题始终是人类历史进程里的一个重要和声。到了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总是会有新的性别问题爆发出来,被纳入到解决议程中去。吊诡的是,每一次新的性别议题的产生,总是以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面貌出现。你看今天的世界,女性的社会权利已经相比一百年前的世界有了全面的改善,然而女性主义所宣布的不平等关系却依旧存在,似乎没有几分革新。性别主义者仍旧视自己族群为受到压迫的对象,而反对者则始终对此不以为然。

中国的节奏也是这样,性别差异的客观状况在不断改善的现实之下,面对性别差异的激进态度却越来越强大,所激发起的社会反应也越来越强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性别主义者在发声——这本身代表了某种进步,不过在《娘道》的观众看来,只有更强的抗议声浪,才能彰显其作为性别主义者的主体性存在。问题从一个客观性问题或者社会问题,逐渐转化成了主体性问题,乃至于存在主义问题。

《娘道》作为一个现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一部剧集的范围里了,整套剧集的资本运作,网民观众的反应,这些事件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整体。只有在这个充满后现代精神的整体之中,我们才能看到《娘道》的全面形象。假如后人再次提及这套剧集之时,怎么能够忽略观众们在网络上的抗议之声,单从戏剧本身的美学构成来形成判断呢?在这套整体性中,观众倒反而构成了实质性的戏剧演员,剧集本身退居成了一个背景。与其说人们看了《娘道》以后来发出呐喊,不如说人们始终在呐喊,却让《娘道》成为了呐喊的出口之一。正是在这个扩音器中,性别主义发出了强而有力的独特声音。

这并不奇怪。人们对着一桩反感的事物呼喊出反感的声音,只是因为他们本身就需要呐喊。今天的时代里,新的文化产品的形成都将伴随着其外围的呐喊声。这不再是传统时代里孤立的艺术品了,每一个新对象的形成,总是有着无数窥探的目光和窃窃私语,而正是这一切将重新书写对象的价值和新的时代美学。一部《娘道》这样的剧集当然不可能承载诸如性别主义那些庞大到漫无边际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整体事件的《娘道》则具备更为丰富和强大的性能,足以让人们借题发挥,讲述出更多现实底下的命题。真正的性别主义恰恰在于发声,只要社会文化还保持着发声的活力,那这个文化就是生机勃勃的。至于《娘道》本身是好是坏,其实到这里已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了。

(尤雾 1982年生于上海,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从事文化分析和艺术批评写作,文章散见于各大媒体。)

原标题为《整套剧集的资本运作,网民观众的反应,这些事件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整体——<娘道>和当下的性别主义》

【编辑  华智超】

(作者:尤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