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周末一房难求,景中村“微改造”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大李村的楚陶艺术馆。长江日报见习记者丁傲岸 摄

长江日报讯 村里道路平整开阔,沿途设有雨水井和污水井,路灯、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掩映在花草丛中的一批充满浪漫文艺气息的个性小店,等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去探索和发现……7月30日,记者在东湖风景区桥梁村大李村探访时,看到一家手工艺店外写着,“东湖有大李,还去云南大理奏么斯?”

“三四年前可不是这样。”大李村村民张芳青告诉记者,之前,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的短板突出,与如今的“文创网红村”天差地别。

由于历史欠账,大李村没有基本的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部分村民还在使用旱厕。生活污水从各家各户排出后,顺着地势流入沟渠,污染了田地和湖水。夏天时,臭气熏天,蚊蝇成群,村民们苦不堪言。

2019年初,东湖风景区在最大程度保留大李村原貌的前提下,启动景中村“微改造”工程,建立“污水进厂,雨水入湖”的雨污分流两套管网。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进入村口泵站,提升后进入市政主管网,最后排入10余公里外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拆除旱厕后,村里新建了2座旅游公厕,还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随着两街八巷道路景观的形成,大李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完成了从过去环境“脏乱差”到文创生态部落、山水诗意田园的蝶变。

道路更加整洁了,下大雨也不会有积水,附近绿道修好后,人气也旺了。张芳青从中看到了商机。她的民宿“韦先生”2019年11月正式营业,两栋房共可接待45人,既可供散客暂住,也能举办生日、婚庆等团体宴请。2月至5月梅花节、樱花节的时候,周末甚至一房难求。

“村里的居住环境改善后,村民们的幸福感都提升了。”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桥梁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毕朝钢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创业,也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近两年,村里的民宿、餐饮业发展快,村民吃上了“生态饭”。不少外地商人前来考察,创办了陶艺吧、书舍等各类文化小店。

“今后,我们仍将持续完善大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擦亮东湖‘文创网红村’这张名片。”毕朝钢说。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丁傲岸 通讯员于海涛 朱小磊)

【编辑:贺方程】

(作者:丁傲岸)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