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戴多紧?距离离多远?这些个人防护关键词,请您牢记

长江日报8月9日讯    天气渐热,个人防护不能疏忽。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提醒市民,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距离,这几个关键词要记牢。

【紧】口罩要戴紧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不过,戴口罩也有讲究,如果口罩与面部不贴合,病毒就可能随着呼吸,经由脸部与口罩间的细缝被吸入。

口罩戴紧是多紧?来看看戴口罩的规范步骤:

将口罩深色面朝外、带金属条一侧朝上,捏住挂绳戴上;再展开口罩折面,将鼻子、嘴部和下巴完全包裹住,并用手将金属条贴着鼻梁捏紧。

最后这一步不要忘:用嘴吹吸几次,确保口罩密闭效果。

口罩汗湿怎么办?

夏季温度较高,在户外戴口罩,短时间内就可能口鼻出汗。

口罩被沾湿后,会影响防护效果。程真顺建议,这种情况应考虑更换口罩。更换口罩时记得做好手卫生,将更换下的废弃口罩投放到垃圾收集处。

【勤】别忘勤洗手

手被病菌污染后,如果触摸嘴巴、眼睛、鼻黏膜,就可能令病菌入侵人体。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勤洗手,要按怎样的频率来?程真顺提醒,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

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记住“七步”洗手法

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后,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接着按以下“七步”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1.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2.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

3.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4.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5.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6.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7.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

【常】室内别忘常通风

夏季不少室内环境都开足空调,关门闭户来保持降温效果。专家提醒,这样的密闭空调房,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感染风险,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每天应通风几次?程真顺建议,最好每天早、中、晚都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

空调房不妨“留条缝”

久居密闭的空调房,除了增加感染风险外,还有些身体较虚弱的人,会感到胸闷缺氧。专家提醒,开空调时不妨将门窗打开一条小缝,可帮助保持空气流通,引入新鲜空气。

【远】时刻记得“1米线”

如果必须外出,别忘与身边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为什么安全社交距离会设定为“1米”?专家解释,不少呼吸道传染病都会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射出含病毒的飞沫,而易感者吸入后就容易引发感染。

受到重力影响,飞沫多在1—2米距离内降落到地面。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远、传染风险就越小,“1米”成为最基本要求。

怎样判断“1米”

1.根据公共场所的“1米线”提示,保持与他人的距离;

2.成人步幅约为身高的0.37倍,平均值为55厘米,与他人相距两步路,约为1米左右;

3.成人张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与自己身高相仿,可帮助判断距离。

(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李晗)

【编辑:余丽娜】

(作者:王春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