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骑在了人头上

刘洪波

人已经习惯于一个被技术所浸透的世界。这一事实比现存于世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更为长久,在可展望的未来它也比现存于世的任何一个人更为长寿。被技术浸透的自然,先于每个活着的人而存在,也是每个将要出生的人必须面对的环境。

每个人的生命都将看到技术更深地浸入自然,人类是这样将自然改造到使之越来越适宜于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并未终结,生态文明是使技术对自然的浸入减少“负面性”,而更柔性和“自然”,地球的价值在于作为人类家园,生态的价值在于合乎人的可持续发展,去掉人的尺度的“自然中心主义”或者“生态中心主义”只是思想实验而非真实过程。

技术浸透了自然,也改变了人。在生活层面,人越来越不能接受“大自然”;在思维层面,人离开了与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观念已无法展开思考;在文化层面,城市及它所包含的一切文化因素都由机械、电子和通讯技术所保障。离开技术的人类生存,不管在个体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不管在生理学意义上还是在文化意义上,都已不可能。

技术发展也不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它驶向了“快车道”。要让事情事半功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这不能理解为人们可以对技术没有兴趣,而是要求必须产生出兴趣以匹配得上技术。科技纳入了计划执行和项目管理,投入产出比和完成时间的计算是基本的管理要求。“研发中心”对技术突破进行时间控制和空间配置,技术过程工厂化了,完全随兴的、随机的、偶然的技术发展,其命运和地位如同手工业,无足仰仗。时间和未来已在安排之中,就连基础科学研究也项目化、技术化了,诺贝尔奖项名单中越来越多技术性成果。

技术发展的更大变化是发明由创新促成,而不是技术由发明推动。问题不是能不能产生发明,而是必须实现创新。工业化已经将技术自身的意向性抬升到人的意向性之上,技术进步的源动力在于技术自身的逻辑,而不是人是否愿意。科学要无止境地求真,技术要无止境地完善,这就是说,人们认为或者相信科学技术可以对自身的未来发出指令,而不是人决定它怎样。摩尔定律决定芯片集成度18个月要翻倍,只是你有没有能力跟得上别人的步伐,如果集成度遇到物理瓶颈,那就要在材料上来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定律仍要显灵。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发展,但现在社会需要的就是“创新”本身,而不在于技术的用途何在。发明领先于用途,有了技术,用途可以创造出来,发明者只需要创造一根能容纳全球同时通话的光缆,至于这根光缆有什么用、怎么用,另有人来安排。

技术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已开始“自治”,骑在了人的头上。人的意志不再主导技术走向,技术动力超前于社会动力。前工业时代,技术个体是掌握手艺的个人,工业时代以来,技术个体变成了机器。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机器正在显示更多的可能,对人的替代也在加速,没有谁考虑好了被替换下来的人做什么再去搞人工智能,社会不是安排好了商店关门的问题再去发展电商。决定技术物体出现的,主要是技术趋势、技术逻辑,换言之技术的意向。技术只要存在可能性,一定有人去让它成为现实,这里面固然是国家或资本在起作用,但让国家或资本做出决定的是整个时代对超前性和未来的看重。

工业革命以来,二战以来,尤其微电子与数字革命以来,技术在诸多领域中的决定性地位越来越明显,技术成为自身发展的主导动力,这降低了人在技术体系中的位置,技术不是由人决定其走向,不是由人来决定其速度。但也没有必要担忧技术意向居于人之上会产生断裂。技术不是单一的,而是处于一个时代的技术群中,技术超前于人的需要,但并没有超越技术体系本身。技术物品整体上呈现一种协调的生态,电动机车周边有车厢、轨道、电缆、车站、信息系统、供电网络等等,这种连续性排除了无根源的凭空发明。

技术在空间上的连续性,是它与周边技术的相宜;技术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是它在前一代和下一代技术之间处于过渡状态。当然,技术创新总是意味着变化和断裂,发明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说,都是连续与断裂的统一。对一直在技术下生活的人来说,过程迅猛又毫不突兀。那些推进技术的人,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发明者,而是完成技术逻辑的操作人,就像演员塑造人物不是在展示自己,而是展示剧本中的角色,他有演得好不好的问题,但不能决定角色出现不出现。对技术的使用者来说,越来越不是主动地选择掌握什么技术,而是被迫跟上技术。

技术改变了时间,或者说改变了时间的内容。人们都有了一双“技术眼”、一副“技术脑”、一颗“技术心”,在想象历史和未来时,人们都首先描绘出一幅技术图景,远古是技术贫乏的,古代是技术粗糙的,现在是技术发达的,而未来是技术无限的。这幅图景奠定了我们对时代的基本印象,在它之下,我们才开始填充一个时代的自然环境、政治形式、经济水平、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等等。

技术缓慢发展时,人们的时间感受是“逝者如斯”“物是人非”,而现在,人们的时间感受建基于技术背景,它既标定任何一个社会的现实发展水平,也标定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文明等次。技术加快了时间,一个人与社会隔绝几年都会产生技术陌生感,普通人还能做得到拿起一件几百年前的旧物,“自将磨洗认前朝”?

【编辑 李尔静】


(作者:刘洪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