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了!黄陂入围全国脱贫攻坚奖省级复选名单

王家河街胜天村吸引了不少市民下乡。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3日讯(记者王晶 通讯员胡波 蔡华)  近日,湖北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文对进入全国脱贫攻坚奖省级复选的35名个人和15个组织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湖北省有两个区县上榜,黄陂区成为其中之一,是全市唯一上榜的区。

近年来,湖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表彰对扶贫开发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组织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湖北严格对标对表,扎实开展省级推荐工作。其中,黄陂区因脱贫攻坚成绩显著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奖省级复选对象。

近日,黄陂区农委工作人员来到王家河街小寨村村民王雄的茶园里,帮他打造无公害茶园。当日,三四十名工作人员带着1.5万张灭虫板和数十盏诱虫灯前来,忙活了3个多小时,30亩茶园立即变了模样。脱贫已有两年的王雄掰着指头盘算着:“截至目前,一家人已有了大几万元的收入。”

王雄介绍,三年前,他和妻子还蜗居在邻居借住的土坯房中。街道办给妻子安排了社区网格员工作,区农委也不断为他的茶叶拓宽销路,加上平时打打零工,如今,他们已住进了新盖的二层楼房,房子陈设虽然简单,却透着温馨。王雄和妻子膝下也有了一儿一女,曾经贫困凄苦的小家庭,变成了如今温馨美满的四口之家。逢年过节,王雄还时不时带着妻儿出门旅游。王雄表示,三年来在区农委、街道等的关怀下,自己心里越发踏实、有劲,“未来一定会越过越好”。

回乡能人葛天才投资建设木兰花香景区,带动村民致富。

在黄陂区,像王雄这样的脱贫户还有不少。作为武汉市的传统农业大区和革命老区,黄陂区国网数据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233人,贫困村88个。近年来,黄陂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注重扶贫创新,狠抓产业扶贫,实施三乡工程,突出旅游扶贫特色,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有力促进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截止2018年8月底,该区“三乡工程”直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13.7亿元,其中市民下乡21.6亿元,能人回乡42.5亿元,企业兴乡49.6亿元,引进投资企业255家,创办合作社732个,共享农庄535家,出租(入股)空闲农房3883套,实现年租金5265万元。在“三乡工程”的带动下,2017年该区实现精准脱贫14902人,有1253人提前实现脱贫,1.1万农民因此长期受益。

【链接】

“三乡工程”结硕果,黄陂脱贫攻坚位列全省前列

近年来,黄陂区通过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充分发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作用,使得黄陂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木兰草原景区的建设让王家河张家榨村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出台“黄金30条”助推产业扶贫

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贫优惠政策的基础下,黄陂区委、区政府又出台《加快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措施》30条,全区每年整合资金30亿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支持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向扶贫倾斜。黄陂区大胆创新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房屋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为充分激活农村发展要素、挖掘发展潜力打通政策壁垒;另一方面,金额31.7亿元,其中,支持旅游企业7笔,金额18亿元。充分聚集“三乡工程”的发展新动能,整合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向开展“三乡工程”村湾倾斜,完善相关服务管理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各级政府投资5.46亿元,带动近30家企业投入资金37.1亿元。

吸引能人回乡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黄陂作为湖北省第一大台乡和第二大侨乡 ,在外经商创业人士逾百万。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有强烈的回报家乡报效父老乡亲的渴望。黄陂区抓住这一“人脉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投入真情,积极利用陂商会、侨乡会等多种渠道,沟通亲缘增亲情,感召能人回乡二次创业,反哺家乡,引导他们在体验农业、采摘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养生农业、教育农业、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大显身手。先后吸引一批包括海归在内的能人回乡创办合作社208个,兴办企业63家;投资26.7亿元,发展农村产业,带动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姚集街回乡能人葛天才投资3.8亿元创办木兰花乡景区。景区自去年3月29日开园以来,吸引游客6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近2.5亿元。木兰花乡景区与杜堂村、崇杰村(贫困村)等4个行政村418户签订协议,流转土地7000亩,以合作社模式让农民入股空闲农房142栋,计划发展创意创业企业77家,打造高端民宿65套。目前已吸纳6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93人)在家门口就业,带领40个贫困户成功脱贫,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杜堂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抓住生态资源探索旅游扶贫

黄陂区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契机,发挥北部贫困地区山水生态资源、老区人文资源优势,探索“村景融合、农旅结合、旅游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推进木兰花乡、木兰花谷,王河水乡、蔡榨茶乡、李集泥塑之乡等10大新兴旅游景区建设。

目前,全区有15万农民吃上旅游饭,从事旅游行业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旅游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王家河街张家榨村引进武汉市长安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吴建顺回乡投资,注册成立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亿,打造旅游景区、建设新农村。该景区自2007年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实现收益近4亿元,公司于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随着景区知名度提高和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人数达500多人,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经营户近200家。尤其是木兰草原景区周边4个自然湾约有80%的农民直接转移到从事旅游服务为主的工作,200余户农民因旅游拉动而致富,带动张家榨村26家贫困户74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上。

推动市民下乡助力脱贫攻坚

黄陂区秀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态,是城市居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回归大自然追求田园生活的理想之地。黄陂广袤农村有大量的闲置农房和耕地资源。自开展“三乡工程”以来,黄陂区利用市农交所平台和各类新媒体强力推介,发布农村空闲农房信息4369个,先后组织6场声势浩大的市民下乡“看房团”和信息对接会;借助扶贫工作组,推进蔡店街20个重点贫困村和美丽乡村分别与江汉区20个社区深度对接;建立“村委联居委,助推‘三乡工程’促脱贫”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下乡和村民代表进城活动,面对面接洽。

王家河街胜天村龚家大湾为市民提供“前庭+后院”的农居环境、提供“一分地+一起耕”的田园体验,成功签约46户,其中包含贫困户4户。下乡市民为农民带来了财产性收入,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先进的理念,使小村落发生了大变化。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发展旅游扶贫的同时,黄陂发挥大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种植业基地、林果茶基地、蔬菜基地、水产基地建设和生产经营,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以优势特色农业种养带动贫困户从业增收。近两年共审批区级扶贫项目141个项目,总投资21.18亿元;2017年区级扶贫项目61个,总投资12.64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黄陂特色、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主体。同时,鼓励农业主体进行扶贫创新,木兰乡“两茶加一莓,扶贫有作为;户平两头牛,脱贫不用愁”;罗汉寺街把订单农业、品种优化和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打造省级现代农业发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蔡榨、王家河等推广稻虾、稻蟹、稻蛙等综合种养4600亩,15户贫困户参与,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来扶贫,稳定脱贫基础。

【编辑  肖月】

(作者:记者王晶 通讯员胡波 蔡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