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药业:20年不改中药现代化初心

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春庭(图片为本人提供)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8日讯 这是一家“不起眼”的企业,厂房和管理层都显得朴实低调。

这又是一家有着浪漫气质的企业,他们的文化理念中有这么一句:像凡尔纳那样,把幻想变为现实。就是这家企业,20年只走中药现代化一条路,绝不旁顾,一款新药独占鳌头14年,累计让1200万患者受益,创造业界奇迹。

“最初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生长,在学习和适应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棵大树。” 11月6日,在接受长江日报“新民营经济风采”专栏组采访时,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春庭这样描述企业的发展战略。

随着多个新药品种即将投入产业化并陆续上市,联合药业那些凡尔纳式的“幻想”,终会照进现实。

科技创新催生“生血”传奇

联合药业最初的种子萌发在1998年。那一年,公司创始人刘朝胜和伙伴们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小药厂,重组成立联合药业。面对初创期的各种压力,公司作出一个重大抉择:不走低水平仿制和普药改剂型的老路,要走一条研发和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现代中药的创新之路。

创业初期,他们就盯上了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现代中药开发项目——中药二类新药生血宁片,并一直跟踪其研究进展,沟通合作意愿。该项目采用现代分子改造技术,从富含叶绿素的中药材中提取制备具有抗贫血作用的铁叶绿酸钠,并以此为原料开发新药生血宁片。然而,在我国自主研发一个二类以上的新药,至少需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和10年以上的时间,要经历药学、药理药效和临床研究等道道难关,随时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刘朝胜和伙伴们没有退缩,他们的真诚和坚韧深深打动了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双方携手合作,并联合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了长达7年的科技攻关,产学研协同创新喜结硕果。凭借我国中药研发史上首个IV期临床研究(共2001例)验证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生血宁片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治疗贫血的中药二类新药。

2004年,“瑞克”生血宁片正式投产上市,成功实现产业化。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联合药业率先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指纹图谱技术(能够标识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和光谱图)升级生血宁片质量标准,使生血宁片成为我国第一个采用“指纹图谱”建立质量标准的中药口服制剂。徐春庭解释说,指纹图谱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有效保障了产品均一性和质量可控性。

N个“第一”很快转化成营销优势。“瑞克”生血宁片上市十多年来,以其高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以及独特的临床价值,市场销售持续较快增长,目前单品年销售额已达2亿元以上,为广大贫血患者带来福音,企业也得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有趣的是,生血宁片上市当年,联合药业开始筹划申请生血宁片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查询当时国家人社部网站的有关信息,发现生血宁片已经审评专家推荐被国家医保管理部门主动纳入了该目录。这一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审评,生血宁片与“神舟五号”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当年获得该级别奖项的唯一中药产品。

打造研发和营销两大核心竞争优势

研发和营销是制药企业的两大创新主题,也是联合药业的核心优势所在。

徐春庭介绍,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联合药业的研发战略是:以“两高一长”(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和长生命周期)为指导原则,以产业化为目标,专注于以天然植物药为重点的新药研发;以企业为主体,采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做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采用协同创新模式,可充分利用社会研发资源和基础研究成果,降低研发周期与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由于契合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等产业政策,生血宁片在研发的不同阶段,获得了国家、省、市多个科技项目达500万元的资助。

联合药业重视营销模式创新,从产品上市起,就选择了学术推广这条新路,并通过产品上市后临床研究,为产品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此,徐春庭说,作为一家以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的现代中药企业,走学术推广之路,也是向国际标杆企业看齐,实现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多个储备产品即将释放潜能

中医中药历经数千年发展,在世界医药领域独树一帜。然而,传统中药因为无法用现代药物学的理论加以阐述,存在着“有效成分不明确,药理不清楚,疗效不确定”的问题,加之技术手段落后,产品均一性和质量可控性较差。伴随着回归自然的潮流,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中药现代化成为必由之路。联合药业20年的坚守亦源自于此。

徐春庭说,虽然研发一个二类新药需要的时间长、投入大,中间还可能面临失败,不过一旦上市并打开市场,就会获得较好回报。

生血宁片的巨大成功,为联合药业确定自己的研发思路、模式、路径树立了信心。公司研发部门随后启动了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缬草提取有效部位开发治疗胃脘痛的二类新药(国家注册制度改革后变为新5类),利用红车轴草提取总异黄酮开发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新5类中药等。目前,缬草提取物胶囊已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并将于今年上市。

“我们的思路是先做深做精,再做大做强。”徐春庭说,“等到多个新药品种投入产业化并陆续上市之后,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记者文涛 通讯员刘森 查文进 苏应华)

【编辑:叶子】

(作者:文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