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丨不缺物质的年轻人为何也爱上了“囤积”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最近,“我终于活成了老妈的样子”成为了一个热门句子。句子能够火起来,起因是一群“85后”和“90后”在微博上的讨论,大家笑谈着,随着年纪增长,自己也开始变得和父母一样,患上了“囤积癖”:小到番茄酱包,大到快递纸箱,都不舍得轻易丢弃。曾经,没少吐槽过父母的“囤积癖”,现在发现,自己也被遗传了。

过去,我们总认为,父母之所以喜欢“囤破烂”,是因为他们成长在一个物质相对困乏的年代,从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可是,如今这些调侃自己患上“囤积癖”的“85后”和“90后”,有不少都是成长在物质资源相对充裕的环境里,又是什么原因,让这批从小“不缺吃、不缺穿”的年轻人也爱上了“囤积”呢?

其实,和父母相比,年轻人“囤积”的“破烂”还是有些新意的。除了一些可以再利用的礼盒与玻璃瓶,电影票、车票、景点门票、衣服吊牌、用过的铅笔、教材,这些都是年轻人喜爱的“收藏品”。不少年轻人表示,虽然这些物品已经没有了它的原始价值,却承载着自己的成长与经历。每一件物品,都有着它独特的“记忆”,当这些“记忆”汇集在一起,差不多就是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囤积”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为的就是,在我们一路向前狂奔之后,回过头来,还能寻觅到过去的点滴。

中国的“85后”与“90后”正好出生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成长与社会的革新几乎同步进行。承载着他们“儿时记忆”的物品,有不少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被优胜劣汰掉了。有了自动铅笔之后,木质铅笔自然而然地变少了;有了小厅放映的影院后,曾经那种可以容纳几百上千人的电影院也销声匿迹了;就连使用过的教材,也在教育信息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变成了“孤本”。发展就是用方便的物品代替不便的物品,用优质的服务取代不算优质的服务,用先进的革新陈旧的。可是,对于被淘汰的事物,总有人不忍心“断舍离”,于是,就选择了“囤积”。从这个角度看,年轻人的“囤积癖”,也算得上是“时代的产物”。

当然,不管是父母的“囤积”,还是年轻人的“囤积”,体现的,其实都是中国人物尽其用的生活哲学。虽然有了更好的,但是,也不要浪费了不够好的,这大概是“囤积者”的共有心理。这份理念延续了千年,如今,换了一种形式,依旧被当代的年轻人所传承着,这应该就是时光的智慧与韵味吧。

【编辑:刘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