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一个传说|我读

关于办公室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开放式办公”能让员工更加顺畅地交流信息、激发他们的创意。

《大脑的一天》告诉我们:错了。

在瑞典某个养老基金管理总部进行了一项实验。整个组织从一个传统的办公室搬到了新场所,新场所采用“办公桌轮用制”,每个工位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使用。所有的员工都在开放式办公场所中工作,包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总经理。每层楼都配备了舒适的厨房,厨房中有沙发和现代化家用电器。一位经理乐观地宣称:“当员工们共同坐在一个共享的空间里时,他们正处在信息流的中心。他们不断地接触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可以更加自由地相互交谈。”

结果令人失望:员工承认,这样的办公方式确实让你更容易见到你想要与之交谈的人,但环境中大声的讨论着实令人分心。很快,会议室就被预订一空,大家纷纷占用会议室办公。

另一个结果是,雇员感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其他同事和管理者的监督之下,由于缺乏隐私,一些员工开始用虚假的工作状态伪装自己。最终,许多员工利用弹性工作的机会,躲在家里工作。开放式办公场所想要促进的“自发交流互动和创造性”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英国电话服务中心又实验了一次。他们将员工集中在一个绰号为“圆顶”的开放式设施中,以体育为主题的房间内摆放着弹球台、桌上足球等,当然还配备了咖啡。

尽管设计师刻意让办公室里没有固定的边界,但是“互相竞争的团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团队成员聚拢在一起,他们通过移动家具、摆放个人物品来更加清晰地标记出“领地”;没有“入群”的一些员工则为了寻找工位而浪费精力。组织内部的界限和差异比实验之前更加明显。

由此可以判断,最理想、最有利于创意的设计是,员工拥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同时又能很顺畅地进入共享空间。

这样一个结论,难道不是通过常识、经验和阅历就可以得到,还需要做什么实验呢?

《大脑的一天》厉害就在这里,不是通过社会层面的观察,而是通过科学实验来得出结论。把老鼠安置在开放式空间,它们并不乐意来回走动,反而更多地困守在一隅,观察其大脑神经元反应,发现焦虑水平提高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瑞典基金公司和英国电话服务中心的员工其实是在更高水平上再现了老鼠的反应。

《大脑的一天》作者是英国著名神经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通过追踪大脑一天的活动,揭示“意识”的科学奥秘。

意识是什么?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独特自我?主观的意识与物理的大脑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当我们品尝食物、散步、工作、做梦的时候,大脑里正发生着什么?这些问题,可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文学角度来回答,《大脑的一天》则是通过电压敏感显像剂引入脑成像技术来回答这些问题。书中反复使用的一个比喻是:一块石子投入水面,顿时引起大小不等的涟漪;外部世界发生的事物就像那块石子,大脑中数百万个神经元同时在毫秒级时间水平上产生一连串的活动就像那涟漪。

书中从科学的微观层面印证了很多常识,也传递了很多新知识。比如,大公司的标志上,最常见的颜色是蓝色;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相比,嗅觉进入大脑的意识占比较少,但是更为“原始”和深刻,丧失嗅觉是阿兹海默症最早的指征之一;“五觉”之间会互相影响,嘈杂的环境会降低咸味和甜味(怪不得我们在夜市大排档的口味会变重);用很轻的塑料勺子吃酸奶会比用银勺子吃口感更丰富、感觉酸奶更浓稠(我从来没用过银勺子吃酸奶)。

但是最让我惊讶的是,研究表明,学习语言、从事运动、练习音乐,这些都会影响大脑的灰质密度和神经连接,如果是小孩子这样做,效果就更明显。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30多年前上学时的情景,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啊,脑筋越用就越好用啊!”可惜我那时太过顽劣且懒惰。

如果能重新见到这些老师,我一定会说:“老师,你说得对呀,科学家已经证明啦!”

(李煦)

【编辑:贺方程】


(作者:李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