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见证的不仅是风景优美,更有人的崇高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周劼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带火了塞罕坝这个“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风景区,网友纷纷评价说,大美塞罕坝,每一帧风景都是壁纸。

300年前的塞罕坝,曾经是清朝的“木兰围场”,草木丰美,猎鹿成群。此后历经战乱、山火和掠夺性采伐,到20世纪60年代,变成流沙遍地、草木稀疏的荒凉之地。为了遏止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发展对木材的需求,1962年,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近60年三代人的不懈奋斗,塞罕坝如今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塞罕坝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绿色奇迹。

金秋时节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图/视觉中国)

大美塞罕坝,美在每一处景致其实都是人力之所为,见证的不仅是风景之优美,更有人力之崇高。

我们常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才能和谐?当自然行有余力时,人类不干预不破坏,一切交给自然自行恢复,“有所不为”是和谐;当自然自我修复能力不足时,人类造林不辍,护林不懈,久久为功,“有所为”也是和谐。塞罕坝奇迹,“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就包含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作为、大力保护、努力创造、积极修复的高扬主体性、能动性的宏大叙事。

古人说,笔补造化天无功。自然很伟大,但未必完美,人类就要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去“补”造化的不足、缺憾,双方的相向互动、主客体的紧密契合,在“补”和“造”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次生态文明的、美学的伟大实践,就像塞罕坝,以一支如椽大笔在大地上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泼墨山水画。

【编辑:丁翾】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