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生成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她的语文课总能让孩子们兴趣满满

长江日报8月25日讯 7年偏远学校的任教经历磨砺了她的意志,15年班主任工作坚定了她的信念。在“生命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引下,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教师陈慧积极投身于“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课改浪潮之中,不断创新方法,激活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陈慧。记者彭年 摄

十几年前,陈慧与同事们一起研究出了“预习生成单”的方法。每学习一个单元之前,同学们都会拿到一张“预习生成单”,通过预习,写下这单元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提出自己的质疑,搜集相关资料。陈慧说:“孩子们通过这样的预习,既能掌握基础知识,也能锻炼思考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个方法也成了学校的一项传统,被沿用至今。

陈慧的课堂有创意、有趣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上,陈慧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了课前的梳理,同学们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交流读书感受等环节时也更有效率,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重点问题上。


陈慧。记者彭年 摄

除了设计多样的小组合作活动,陈慧也特别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恰当的评价和奖励、合理的竞赛规则、帮扶结对措施、组内干部选拔激励制度都是她常用的方法。陈慧记得,有一次学习文言文《菊和莲》,她提前在孩子们抽屉里悄悄放了“锦囊”,用来提示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奖励一定“权利”——收到“锦囊”的同学可以向其他组发起读书挑战。这个小环节让孩子们热情高涨,大家争相表现自己,面对文言文也毫不畏难。

细微之处见真情。陈慧总是能关注着学生的点点滴滴,用真诚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慧的班里曾有位特殊的学生小陈,她的父亲在她不到七岁时不幸去世,母亲在外地工作。看着小小年纪的女孩,陈慧非常心疼,不仅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她,经常送给她一些文具和书本,学习上也时时鼓励她。一次作文课上,写《我的同学》,陈慧说对同学们说:“写人物一定要写出人物特点,要全面了解你要写的人物,比如我们班里的小陈,我就非常了解她。在我的心中,她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在家里,她除了做作业之外,还要做许多家务活,但她从不迟到;学习上她努力刻苦,成绩优秀,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这些都是她的特点。我说得对吗?”一席话结束,同学们对小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此,小陈学习更加努力了,性格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邹永宁)

【编辑:舒筱】

(作者:刘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