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谐奏 打造教育版“一带一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12-4学区共同体发展纪实

研学追梦旅破茧成蝶舞

    2018年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全面推进学区制建设的开局谋篇之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汉南区东城垸学校(中、小学)、汉南区育才中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中学、汉南区乌金中学通过名师研学活动,紧紧联结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学习、研究、发展的共同体。从两校牵手到五校谐奏,“12-4学区共同体”制定了2018-2020学区建设发展规划,开展了教师专业研修,量身定制了各校内涵项目,切实践行课程改革,有效加快推进该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嬗变开新 从学区到共同体抱团前行

    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学区规划,是学区建设的核心。早在今年寒假期间,薛峰小学、东城垸学校的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已提前开启工作模式,共商“薛东学区”(薛峰小学、东城垸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推进课改。

    为了让规划更加切合校情,学区领导小组前期进行了大量扎实有效的调研工作。他们前往学区各校实地调研,面向全体教师的匿名问卷,两校各自一天六节的课堂观察,还留宿东城垸学校,深入了解东小寄宿部留守学生管理细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薛东学区“十三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并运用“学区发展SWOT分析”精准剖析学区两校内部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将外部机遇与威胁清晰地呈现在每位教师面前。确立的学区发展“四大基本原则”深入人心,其中“积极互赖原则”的解读,“志相投,则情相谐;情相谐,则行相符;行相符,则荣辱共;荣辱共,则事相成”,已成教师耳熟能详的三字经。

    薛东学区大胆尝试,改革管理方式,改变发展方向,推行一主两翼学区治理结构。一主即三方领导小组,其中专家发挥了第三只眼睛看管理的作用,把校长的想法变成做法,在学区中顺利推行。两翼即六部,每个干部教师都在六部中安排了新的职务,人人都有项目,在这个新的机制中不分等级,人人都可以“刷存在感”。

    汉南区东城垸学校由小学和初中组成,而初中这一纽带,将第12学区薛东学区和第4学区联系到了一起。4月4日,小学以薛峰小学为中心、初中以汉南育才中学为中心的“12-4学区共同体”正式组建,5所学校经历了一次从“学区”到“学区共同体”的嬗变。共同体网聚人力,实现信息平台的共享,让中小学干部横向沟通增进了解,并组织更大规模的协作,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称之为教育版的“一带一路”。

    名师研学 提升教师素养的“吸星大法”

    中小学教师都喜欢观名师的课、听名师的报告、读名师的论著,并在实践中运用名师的教学方法,在写作中引用名师的教学观点。名师研学是学区领导小组根据“12-4学区共同体”干部教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与名师“高位对接”,提高教学核心素养的专业研修活动。

    根据各校教师的意愿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学区领导小组精选学科领域公认的代表最高水平的名师经典教学课例,他们不仅课上得好,还能够著书立说,有效总结与传播自己教学经验。名师研学活动,以两个月为周期,要求研学小组成员阅读名师治学论著、观摩名师教学视频、撰写研学笔记、聚焦专题讨论分享、分工协作进行研学案例写作与修改。

    整个研学过程,既有研究全程录像照相,又有研究实录文本整理,便于做回溯研究,总结经验。名师研学小组的成员运用众包、众筹、众创的方式完成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五个精品案例,7个教师上名师研学汇报课,并撰写了近40万字的研学案例和汇报课案例《名师研学:教师发展新路径》,成为国内“学区建设丛书”的首发专著。

    参与名师研学的老师共有45人,有学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骨干教师,还有一些入职不久的新教师。除了8小时之外时间与精力的付出,研学小组的成员要经历教学观念的改变、学科认知的升级、研究范式的转型,是一次心智与体力的磨砺。黄陵中学副校长杨海霞,原本是跟进研学活动的干部,被语文研学活动所吸引,主动加入。其间,她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又逢学校接受市现代化学校建设督导评估,研学活动却一次没有落下,还代表小组上了名师研学汇报课。她说是在研学活动中“找回最好的我”。育才中学的王文书是个入职不久的新老师,中途担任中学研学小组组长,从自顾不暇的手忙脚乱,到自我超越的蜕变成长,其间的“煎熬”可想而知。她却说,不能抗拒每一次新的尝试。东城垸学校的余惠春老师,平时用电脑打字都比较吃力,为了完成研学任务,周末把家人赶出去,自己“闭关修炼”。薛峰小学万芬老师入职才一年,是年龄最小的研学小组组长,在研学活动中却是最积极、最能吃苦的那个……老师们通过“学—思—议—悟—行”提升教学核心素养的“吸星大法”,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领悟名师教学要义,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一个个变成“研学名师”,创生、传播了学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文化。

    在“12-4学区”公众号上,有16期关于名师研学的内容,细致地描述了研学的过程、提炼研学的方法、呈现研学的成果,表彰研学的先进……所有这些,最后凝练成学区共同体的研究与改革的文化,成为推动学区共同体改革与发展的精神给养。

    深化特色 量身定制各校内涵项目

    在学区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地制订了“学区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研制了学校发展线路图,确定各个学校年度内涵发展项目。

    薛峰小学为了实施合作学习,打造阳光课堂,深化教与学变革,学校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组合作技能教育。为每个班主任印制了《打造学习共同体:班级文化与学习小组建设指南》,5月份对全校22个班级进行了验收,并于6月在学区进行了《班级文化与学习小组建设展评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东城垸学校着重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对1-8年级学生进行了《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收集整理了前期教师心理健康课的资料,确定了《东城垸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内容板块,以及主题单元结构体例。校本课程在2018-2019学年开始实施;育才中学完成了《学校发展规划研制问卷》调查工作,描绘了学校发展的愿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教师职业发展目标和课堂改革目标,并对学校发展重大改革项目进行了排序,确定了学校改革的线路图,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黄陵中学以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建构了“潜能教育的理论及其价值体系”,完成学校教育特色的定位与顶层设计,并研制了“学校潜能教育的闭环”,为深化办学特色提供了方法指导。

    此外,为了客观真实地检验学区建设工作实效性,利用网络平台,学区领导小组面向共同体学校248名老师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问卷结果进行词频统计与分析。《调研报告》显示,81.05%的干部、教师认为学区建设对学校发展非常有利。85%以上的教师认同“名师研学”对教师有促进作用。学区建设使学校突破了发展瓶颈,理清了办学目标、发展方向,提高了领导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创生了学区精神文化;学区建设增加了学校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学区建设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撰文:杨幸慈 谢翠玲


(作者:杨幸慈 谢翠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