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流量”病灶,让明星靠“德艺双馨”吃饭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宣布取消所有涉及明星艺人个人或组合的排行榜单,仅可保留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排行;在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排行中,降低签到、点赞、评论等指标权重,增加作品导向及专业性评价等指标权重。

对于“饭圈”乱象来说,这是两台精准的“外科手术”,一台对准“流量明星”赖以立足的“流量”,一台对准“流量明星”作品的“流量”。对于“流量明星”来说,这是一个转折,意味着靠“饭圈”吃“饭圈”、靠炒作炮制流量、再靠流量套现的出名挣钱套路行不通,到了改“邪”归正的时候了。

“饭圈”乱象的本质是一种资本的收割机制,它利用人性弱点和青少年的无知,将粉丝组织起来并进行洗脑,再通过鼓动粉丝打投、应援、集资、控评以及八卦、爆料等手段,排除专业意见,炮制明星的所谓人气和流量,抬高“流量明星”的身价。

看似限于“饭圈”的乱象,实际上已经溢出到网络和现实社会,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青少年当成“流量明星”和资本逐利的工具、收割的韭菜,戕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二是“流量明星”德不配位,不少人因为暴富而变得自大狂妄,在社会上恣意妄为;三是“流量明星”处于高收入顶端,有人拿他们与国内顶尖科学家比贡献、比收入,其间反差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有人可能认为,“流量明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有其合理性。其实“流量明星”根本不是吃市场饭,而是利用人性弱点和青少年的无知操纵粉丝。粉丝并不是与明星相互需要的平等市场主体,他们是明星名利双收的工具和资本收割的韭菜。围绕“流量明星”炮制流量,已经涉嫌侵犯广大青少年的权益,包括健康成长的权利和私人财产权利。

网信部门要打击的正是炮制流量、脱离作品价值基本面炒作作品的行为,禁止炮制流量、禁止对作品脱离价值基本面肆意炒作,本质是禁止操纵市场,是整治“饭圈”乱象的治本之策。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拥有大量粉丝,但他们出名与获得收入都是靠其作品,他们与粉丝的关系是非功利的。“流量明星”则把粉丝当成韭菜,反复收割。打击炒作行为,就是保护青少年的基本权利,本质是规范市场。“饭圈”不是法外之地。

这是对演艺娱乐市场的拨乱反正,所有演艺明星都应当靠演艺水平、作品价值吃饭,而不是拉个“饭圈”吃“饭圈”,牺牲粉丝的权利成就明星的流量。中国演艺界并不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以德润艺,德艺相辅相成,靠优秀作品赢得公众喜爱。靠演技和作品吃饭,市场其实够大。把粉丝当韭菜,是明星急功近利,结果是“德艺双黑”,不仅拉低了社会审美趣味,也使明星的演艺之路越走越窄。靠演技和作品吃饭,尊重专业评价,是对演艺行业的正本清源。

艺术负有提升民族精神的使命,即使是娱乐也有底线,二者都有价值导向问题。在任何国家,悖离主流价值观的艺人和节目都是过街老鼠。中国必须把“德艺双馨”的价值牢固地确立起来,让德艺双馨者占领市场。演艺明星除了德艺双馨,其实别无选择。

【编辑:丁翾】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