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湖长”退而不休,带动青年志愿者守护湖清岸绿

长江日报8月27日讯 27日上午,小雨初歇,一艘电动小船从张毕湖东侧子湖上驶过,四周碧波荡漾,湖面下水草摇曳,鱼翔浅底。行至湖中央,68岁的文昌植打开水质检测箱,熟练地将能见度盘投入水中,随着线越放越长,这位有着11年护湖经验的民间河湖长不由得啧啧称赞:“1.5米!”

志愿者对张毕湖的水质进行检测。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来自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硚口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汉正街青年商会、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志愿者正沿着岸边捡拾垃圾、记录植被种类。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文昌植老人组织的民间护湖行动。

文昌植展示他的宝贝水质检测工具箱。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文昌植是硚口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理事。11年来,他退而不休,巡湖1883次,行走7119公里,足迹遍布月湖、张毕湖、竹叶海和汉江硚口河段。“原来张毕湖的水质很浑浊,现在却清澈见底。”文昌植讲起张毕湖的今昔对比,颇为感慨。

现在的张毕湖水下森林茂密,透明度很好。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去年底,我第一次来张毕湖,光在岸边走一圈,就感觉空气清新、风景宜人。”陈慧娣是硚口区长丰街万国汽配城的经营户。当天,她特意带着读初二的侄儿和一名员工来巡湖。得知张毕湖已于去年完成水环境整治工程,正式脱离劣V类和V类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指标,她饶有兴趣地向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苗滕请教治湖之道。

志愿者在张毕湖沿岸进行垃圾清理。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据苗滕介绍,原来张毕湖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整个生态系统无法实现自净,他们采用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具有净水作用的沉水植被实现生态系统修复与水质改善,再放入鲈鱼、黑鱼、花白鲢等淡水鱼,最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我们计划对张毕湖实施2至3年生态养护,非常需要民间志愿者共同参与护湖,引导市民科学放生、文明垂钓、保护湖岸环境优美。”

活动参加者通过手机识别软件对张毕湖沿岸的植物进行识别分类。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当天,汉正街青年商会副会长盛琴召集7名商户放下生意,来张毕湖做志愿服务。他们用手机拍摄岸边的植被,并通过专业平台查询到33个品种,其中包括海桐、狗牙根、鸡爪槭、山麦冬等罕见植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投身河湖保护本身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志愿者对张毕湖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清理。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参加此次活动的硚口区各家单位人员齐聚张毕湖,为湖水保护出一份力。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轨道交通1号线转运车间的一批90后志愿者是文昌植的忘年交。“多年来,文老坚持做地铁志愿者和环保志愿者,我们被他的热情和毅力所感染。”班组长刘明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文老的带动下,他们到月湖、朱家河、汉江湾参加巡查河湖的志愿服务,捡拾垃圾、清理福寿螺,亲眼见证武汉江河湖泊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他们乐于用“举手之劳”向广大青年传递环保理念。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詹鸥 李晖)

【编辑:胡之皓】

(作者:万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