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谦: 中国国家凝聚力正处于最强的时期|读+

【访谈】

前不久,刘学谦等3位作者完成的《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一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最终成果报告,被认为“代表着国家凝聚力研究的核心场域,对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有重要启示”。

刘学谦,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雄安智库)执行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在凝聚力领域研究30余年,著有《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学》《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社会群体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答问录》《国家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等,被誉为“开拓性地构建了一门新学科”。上周,刘学谦接受了长江日报读+专访。

刘学谦。

当下正处于中国国家凝聚力最强的时期

读+:关于国家凝聚力的研究,很少看到有学者来做,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一做就是30余年?30年来,您觉得中国的国家凝聚力有哪些建设发展?

刘学谦:我对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问题的思考,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苏东剧变之后,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没有凝聚力?这对我是一个魂牵梦绕的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促使我对凝聚力展开研究。

我这一研究经历了一个相对比较长的过程。研究一开始就有一个问题困扰我,也是关键性问题——“凝聚力的源泉与动力”,即国家凝聚力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是一成不变还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我在学习马克思再生产和全面生产理论时,意识到人的需要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并认为“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民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构成了国家凝聚力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此为逻辑起点,逐渐形成了国家凝聚力初步概念性认识,到源泉与动力、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再到物质、精神、文化、政治、安全凝聚力五大构成要素、表现形态、分力与合力的关系等相对完整理论体系的构建。

运用这个理论,我们发现、总结了和中国国家发展同步的中国国家凝聚力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一)国家凝聚力的形成培育时期(1949—1956)、(二)国家凝聚力的强化发展时期(1956—1965)、(三)国家凝聚力的不平衡发展时期(1966—1976)、(四)国家凝聚力的调整发展时期(1977——1992)、(五)国家凝聚力的全面发展时期(1993——2012)、(六)国家凝聚力的全面增强时期(2013年至今)。我们认为,我们国家当下正处于国家凝聚力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凝聚力的物质、精神、文化、政治、安全五大要素得到了平衡发展与全面增强。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展现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执行力,都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家凝聚力,是强大国家凝聚力的外在表现。

华夏文明在国家凝聚力方面有独特优势

读+:华夏文明绵延5000多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能否认为华夏文明在凝聚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发挥这种优势?

刘学谦:黑格尔曾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历程中,既出现过唐朝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发生过无数次战乱、外族入侵,但只有朝代的更迭、帝王的更换,文明本身未曾中断。

我们认为华夏文明确实在凝聚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独特优势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千年不变的家国情怀;二是千年不断的文化传承。其形成的精神凝聚力不受时代背景、空间距离、物质基础、政治体制等限制,成为独立发挥作用、凝聚人民力量的精神之源。

家国情怀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追求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融为一体,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自发地内化为人民对国家的强大向心力。当面对外敌入侵时,表现为抵御外敌、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战斗力;在和平年代,表现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激励人民创建美好生活。

根植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文化链条,这种文化得到华夏子孙的认同,历久弥新,形成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纽带。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而依然生存。虽然也受到诸如昔日的佛教、现在的科学这种外来影响,但佛教并没有使中国人变成印度人,科学也没有使中国人变成欧洲人。”华夏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包容性、多元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既包括各类遗迹、遗址、文物等物质遗产,也包括语言、文字、节日、表演、知识体系和技能等非物质遗产。例如,语言文字既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一个国家维系统一和凝聚的纽带。秦统一六国之后,促进国家统一整合的首要措施就是“车同轨,书同文”。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文化以其包容性扩大了其影响力,文化自信对内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对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这正是我国国家凝聚力与其他国家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优势。

千年的家国情怀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其随时代发展演化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根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以坚定厚重的中国信仰和中国文化构筑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打赢疫情防控战就是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

读+: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对这一变局,我们在国家凝聚力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

刘学谦: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及经贸、外交、军事、教育、科技等造成极大的震荡和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动力,全面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

要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需要,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前中国人民的最大政治需要。要充分发扬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要加强干部队伍的修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让各级干部成为老百姓最信得过的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也是强大国家凝聚力的领导核心,坚持“两个维护”、坚定跟党走就是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

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增强国家的物质凝聚力。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要让人民在美好生活的对比中,增强自豪感和向心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当前要注意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的关系,努力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取得人民的双满意。

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增强国家精神凝聚力。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全面的。要在人民中广泛开展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增强正能量,让崇敬人民英雄和先进模范典型成为时尚,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尚精神生态环境,要把抗疫斗争中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及时转化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

要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文化,这是我们强大的文化优势。要把这种文化优势转变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当前,既要繁荣文化,又要净化文化,要让反映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文化成为主导。

要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需要,增强国家的安全凝聚力。既要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需要、社会安全,又要注重生态安全、土地安全、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幸福、安定、安全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生命安全的诉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之战,就能增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感,就是极大地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

【链接】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潘教峰:

“代表着国家凝聚力研究的核心场域”

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当代中国依靠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引导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发展向度的新走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国家凝聚力。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一书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丰富的研究实践,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科学界定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内涵、功能和特点,并从历史发展视角,体系化认识和把握当代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动力和周期性变化规律。从整体观和系统观出发,在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凝聚力五个方面,丰富完善了国家凝聚力的理论体系,充分论证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结构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并提出了增强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建议。

该书遵循国家凝聚力形成、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突破传统研究,融合贯通历史轨迹与前瞻发展,融合贯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代表着国家凝聚力研究的核心场域,对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有重要启示。

国家凝聚力从何而来?

刘学谦在书中首先给出了国家凝聚力的定义: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 刘学谦 刘玉成 何新生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国家凝聚力涵盖五大方面:

1.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按照人民的意志建设满意度高的政权及运行机制所形成的是国家政治凝聚力。包括政权的性质和形式,是否体现国家意志;领导集团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民主和法制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则应该成为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的经常性目标。

2.国家物质凝聚力。包括国家财富总量和人均社会财富、全民健康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国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3.国家精神凝聚力。由国家主导的信仰、理想、国家意识和责任以及行为准则构成。国家理想目标是国家发展的前景和未来,代表着国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主导的信仰,并推行这一信仰;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为生存和发展,在同敌人、困难和灾害作斗争过程中所凝练成的行为理念,它是一个国家历史传承下来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精神宝库;国家主导的道德行为准则,对国家凝聚力凝聚对象之间具有双向行为约束力和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双向吸引力。

4.国家文化凝聚力。必须建立反映本国国家意志、核心价值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是和时代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文化。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时代文化认可度降低时,表明国家文化凝聚力已经开始弱化了。必须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建设体现国家核心价值又不断创新的交融文化。通过创新交融文化对人民的亲和力所形成的文化自信,打破“我们是谁”的困惑,实现对国家核心价值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此外,语言文化教育越发达,国民的文化认同度和核心价值认同度会越高。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大小。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家交流中传播多远,这个国家的国家文化凝聚力就会辐射多远。

5.国家安全凝聚力。主要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人民没有安全感,国家不可能把人民凝聚起来。

刘学谦认为,上述五个方面的凝聚力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但又不能相互代替。如果任何一个方面丧失凝聚力,就会造成整个国家凝聚力失去平衡,最终有可能造成整个国家凝聚力的丧失。

刘学谦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国家凝聚力的“周期性”特点:

“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的国家凝聚力都是有周期变化的。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文化需要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旧的需要国家满足了,国家保持了对人民的凝聚力;人民的需要变化了,国家用满足旧需要的办法去满足新需要,就不会产生凝聚力;只有用新的办法满足人民的新需要,才会产生凝聚力。这实际上是对国家政权执政能力的检验。”

人民的意志

政治思想史上,“国家”有很多种书写。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按照人民意志建设,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高度统一。

人民意志不是抽象的。大到国家发展的宏图擘画,具体到发展日常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体现的是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实为人民行动。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凝聚力空前高涨,而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发展目的、主体力量,在国家各个层面充分彰显,成为强烈的感受。

正如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问计于民,纷繁日子里的美好生活设想,逐一载入浩瀚的发展研究,社会各界智慧整合梳理,进入到国家发展的重点任务中。人民在国家治理的各个舞台表达主张,于参差多态的幸福追求中明确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美好的“小确幸”融入奋斗的大洪流,而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正如打开社交圈,我们看到“国潮热”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情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浓浓的爱国情发自内心地表达,尽情地表达。油然而生的爱国情,既是抗疫斗争危急时刻的激扬的民族共情,也是平凡至微时刻的奉献与坚守。惟其如此,这样的情感是深沉而有力量的。

百年前整个民族被唤醒,今天人民的需求、人民的期望、人民的意见交融升华,唱响于时代。这样的国家凝聚力是独特的,也是强大的国家力量。(肖畅)

  (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贺方程】

(作者:李煦 肖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