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大的72岁,一群武汉老人22天骑行甘青川三省

骑行队部分成员在青海拉脊山的合影。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记者李玉莹 田巧萍) 8月25日下午,57岁的黄帮帼在骑友群里发布了一条新路线,计划10月下旬出发,从重庆骑行到宜昌,总里程约1700公里。新路线发布后,骑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在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此前,黄帮帼和骑友们刚结束了一段历时22天的骑行。他们从甘肃武威出发,骑自行车穿越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全程2300多公里,其中近1000公里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这支11人组成的老年骑行队,平均年龄63岁,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黄帮帼57岁。

每一次都是征服

骑行队从拉脊山垭口下坡到贵德。

站在皑皑雪山上,黄帮帼冻得满脸通红,笑得十分开心。这是黄帮帼的朋友圈封面图,2015年拍摄于海拔5008米的西藏东达山垭口。那一年,她沿318国道走川藏,历时30天,实现了骑游拉萨的梦想。

此后,她和身边的骑友每次远途骑行,总要找机会翻越垭口。垭口在《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且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每一次翻越,都是征服自己的过程。”黄帮帼说。

今年5月23日,黄帮帼和骑友们先将自行车集中托运至甘肃武威,大家再陆续从武汉坐火车抵达,由此开启从武威到四川成都的骑行之旅。

在这段行程中,骑行队要翻越3个垭口,分别是青海拉脊山垭口、四川梦笔山垭口和巴朗山垭口,平均海拔超4000米。

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无常,一天有四季,骑行队的经验是必须在下午3点前到达山顶。

这次骑行最难的是翻越梦笔山垭口。骑行队早晨7点出发,下午2点多成功登上山顶,历时7个多小时。

上山的路,有几段正在修,加上高原上的太阳直射,骑行非常吃力。“太累了会下来推车,但推一会就得继续骑。”63岁的林华说。

一辆修路的工程车司机看林华吃力骑行的样子,停下来,要把他送到垭口,林华摆摆手:“谢谢,我能骑上去!”他觉得,如果半路搭顺风车就失去了骑行的意义。

这支老年骑行队都是退休的老人。他们说,大家都有武汉人“不服周”的劲。每翻过一个垭口,就是一次征服,对自己的征服。

站在垭口,有时站在阳光下回头看骑过来的路,弯弯曲曲一路盘上来;有时是在雾里,四周茫茫一片。“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刚才受过的所有的苦换来的这种享受,旁人根本享受不到,也理解不了。”林华说。

不与大自然对抗

骑行队途中遇见牦牛群。

甘、青、川这条骑行路线,黄帮帼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定下来。其中,四川省阿坝州到色达县这部分线路,她研究了半个月,只要有时间就钻研地图,到网上查资料。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除了提升骑行的体验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既对大家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安全第一,不能冒险。户外运动可以极限,但不能冒险。”这是黄帮帼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

一天骑行的线路有多少公里?补给站有几个?路况怎么样?海拔最高有多少?早上几点出发合适?大概多久能到目的地?……每次正式骑行前,黄帮帼定会规划好路线,会具体到每天的行程和中午带什么吃的。

研究天气预报,是在骑行队每天要做的重要功课。如果有沙尘、暴雪、大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他们会临时调整线路或租车到目的地。

这些热爱户外骑行的老人们说,长途骑行,不是与大自然对抗。对于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他们坚决反对。“生命不是儿戏,先自保,才能享受大自然。”黄帮帼说。

会特别关照新手

5月29日,在甘肃境内的腾格里沙漠。

甘、青、川之行正式启动的第二天,意外就发生了。52岁的杜红珍在坡上休息后,因为车档没调好,再启动时,车子不受控制地往后退,连人带车掉到了沟槽里。

在她后方50多米的王忠华看到,把车子一丢,一路小跑过去。“疼,疼……不要动……”杜红珍痛得忍不住大喊,右脚脚腕很快肿了起来。王忠华一边安抚着,一边喊来了黄帮帼和林华。

“应该是扭伤了。”为了让队友安心往前骑,王忠华主动站出来说,“我先陪她回去看医生,如果医生说可以骑那就继续骑,如果不能继续骑,也不能逞强,要以养伤为重。”

与队友告别,王忠华带着装备,搀着杜红珍先搭上了一辆大巴车,后又坐上当地的私家车到了武威市中医医院。“医生建议静养,不要乱动。”商量后,当天两人连夜坐火车回了武汉。

王忠华今年65岁,为了这段骑行,他准备了大半年时间。问及会不会有遗憾,他笑着说:“不遗憾。队友遇到困难了,该帮就得帮。”

事实上,和黄帮帼一起组队骑行的,多是和她一样的退休老人。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虽说性格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样,难免发生小摩擦,但相较于这些,大家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团队内没有明确分工,却有难得的默契,尤其是对于新队友。

在骑行中,大家不会过于强调速度,老队员会保证新队友始终在中间位置,还会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情和状态。“如果有新队员觉得累或者疲惫,我们会放慢骑行节奏,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们掉队。”黄邦帼说:“这是基于一种责任感。”

骑行路上感受变化

骑行途中路边修车。

每次骑行都有不同的体验,感受到的温暖却没变过。周漠驿今年72岁,骑行10年,是甘、青、川之行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骑行经验最丰富的一位。他说,这么多年,给他免费投送面包、饮料和水的自驾司机,多得已经数不过来了。

这次骑行,大家统一着装,穿上了印有武汉字样的队服。“每次停下来,总会有当地人围过来,和我们聊武汉,问我们武汉现在好不好。”周漠驿说,还有年轻人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说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家里老人听。

在甘、青、川这条线路上,从四川省色达县洛若乡到翁达镇、四川省阿坝州到壤塘县的路,黄帮帼几年前曾经骑行过。那次回来后,她专门给骑友提示:“路不好,补给也不好,需要多带点水和食物。”

“这次,从色达到翁达的路上,沿途的房子比4年前漂亮多了,已经成了一条旅游线路,补给也很方便,我们还偶遇了藏猕猴。”黄帮帼说。骑行路上,这群老人一点一点地看到了国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退休后活得也要有质量

骑行队从甘肃武威出发。

杜红珍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中的妹妹,也是身体弱的那一个,原先总是生病,总觉得拖累了家人,自己嫌弃自己。后来她开始户外运动,起先是爬山,后来是骑行。现在,她体力好了,不怎么生病了,心胸也变得开阔了。

培养一项爱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远途骑行,队员们一般每天的花费是100元到150元之间。这次甘、青、川之行要贵一些,每天在200元左右。这些开支,有的是儿女赞助的,有的是自己攒了几个月的退休金。

在武汉,有骑行爱好的老年人约500人,而像黄帮帼所在的这支经常骑行2000公里以上的老年人不到10%。黄帮帼说,骑行是一种新的老年生活方式,如果身体允许可以参与进来。

杜红珍认为,退休后,也要活得有质量。不管是跳广场舞,还是骑行,有自己的爱好总是好的。如果天天呆在家里,找不到自我,身体也垮了。现在,她的脚完全好了,为了参加10月的骑行,现在每天骑行70公里。“把自己训练好了,到时候才不掉队,不拖累队友。”杜红珍说。

【编辑:贺方程】


(作者:李玉莹 田巧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