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给“汉口之心”一个新泉眼|江花

来武汉的游客,流连中山大道,多少会有些纳闷,一个水塔怎么会是城市地标? 是啊,武汉人去别的城市观光,人家贡献的可都是大雁塔、虎丘塔、六和塔嘛。

水塔,早已过气的一处供水设施,六层八角形红砖筒子楼,如果放进抗日神剧,猛一看鬼子炮楼模样,与周围亨达利钟表、璇宫饭店、兴业银行等西式建筑明显不协调,何以戳在繁华闹市最中心?

只有地道的汉口人,或是在汉口住熟了,才会觉得汉口若是缺了水塔,如今浮在喧嚣市声中的大洋、佳丽、万达、沃尔玛,一概找不着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也少了根底。

江汉路属于追逐流行的过客,水塔属于安居乐业的市民,它是老百姓吃水共用的一口深井——只是它向上竖着,面对蓝天,把飘飘白云揽入怀中,化作汩汩清流送往四面八方。同时,“水火既济”瞭望火警,守护万家灯火,所以塔下长期驻扎消防车,一遇险情呜呜冲出大街,那气势义不容辞。

水塔,原本不是供人观光的,它一出世就翻转了时代的“年历牌”。

1906年,汉口城堡拆除,变身一条后城马路,水塔机不可失,贴着马路牙子,从荒湖荡子拔地而起,矗立新的城市文明刻度。

武汉有自来水啦! 就像一拉灯绳子满心明亮,一拧水龙头哇,满心沁凉。好多城市早早吹自己是现代大都市,问你一句,有水塔吗? 几时有的?

过去,老汉口邻水而生,数百年从江河挑水,从井塘打水,水车吱吱嘎嘎,木桶摇摇晃晃,只洒出一条汉正街。而水塔一声召唤,无数个水龙头喷出水花,从江汉路流向玉带门,从后花楼漫到府前街,乌泱泱浇灌出一大片新城厢,连“租界”那边也惊讶咂舌。一下子,传统民居,新式里分,老牌商号,新潮店子……千家衍生,百业兴盛,不等汉正街回过神来,大汉口的中心,迅速转移过来了。

是的,汉正街扎下了“汉口之根”;但是,水塔标出了“汉口之心”。大都市该有的一切新玩意儿,脚挨脚地跑来报到:1911年汉润里修造,1913年汉口大旅馆迎宾,1914年品芳照相馆营业,1915年汉口电话局安装,1915年中国银行开建,1917年南洋大楼破土,1917年新市场(民众乐园)开张,1921年汉口总商会落成……当它们一个个风光起来,哪个不仰视“带头大哥”?

整整70年,在1986年晴川饭店冒出龟山之前,水塔当仁不让,41.32米的高度,一直是江城“抬头掉帽子”的仰视对象,撑起武汉人笑傲江湖的巅峰表情。

历经沧桑,必迎巨变。跨入新的历史纪元,大汉口蹿个子一轮轮长高,水塔完成制高点的历史使命,继续见证人的历史角色,恰到好处担当“城市博物馆”。从它身旁的地铁站口上来,沿着旋梯一层层叩击厚重老墙,满墙老照片诉说往日风情,窗外却溜进各种流行元素,仿佛频道切换,则又镜头同框。

最好放飞一架无人机吧,从空中俯瞰,老房新宇相托,华厦旧楼叠印,红瓦瓷砖交织,静下来呈现文化地层,动起来翻卷时代波涛,水塔伫立其中,怎么也是个标高,是个桅杆,是个原点,是个泉眼。

攀到水塔顶上环顾也行,从大智门火车站划一条弧线,跨越江汉关钟楼,转出两江交汇龙王庙,穿行三民路铜人像广场,掠过民众乐园圆堡,回到国货公司尖顶,“汉口之心”的地标全都齐了。这么一个圈,地道历史文化街区,刷新了的是天际线,掩不住的是精气神,斑驳色彩融入时尚光影,悄悄铺垫了看不见的底蕴。

时光不停留,发酵了的葡萄更馥香,历史积淀弥足珍贵,唯有保鲜增值,方可绵绵不绝。在现代文明语境下,人文源泉渗透城市肌理,每走一步都亲切,那真是自己的家园,也才是游客的风景。

就像水塔,它早已功能转换,不是一种器物性存在,与水无关,与火无关。它跳荡“汉口之心”的脉动,既是见证者,更是象征者,与记忆有关,与遐想有关。

(罗建华)

【编辑:张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