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今天的头条,让我们留给这个“无名之辈”!

宽广的沥青路面,成片的绿化带,补植的香樟、栾树、法桐、银杏一字排开,一幅江南园林气息扑面而来。汉阳区靓丽的街景、悉心呵护的翠绿树苗离不开用“匠心”塑造城市美好容颜的园林绿化队。何涛作为汉阳区园林绿化队队长,是武汉园林界的“能工巧匠”。

何涛(左三)

一根铁棍

成为了判断土壤干湿度的“秘密武器”

补植行道树,不仅仅是体力活,也有各种小技巧。一根铁棍,是何涛这些年常用的“秘密武器”。说起铁棍,与他的一次经历密不可分。在2015年的抗旱保苗时期,何涛发现有些路段的树木天天浇水,却依然是不断地枯死。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何涛捡起一根木棍使劲捅树下的土,结果发现根系的土壤是干的。

“水没有浇透,是造成树木枯死的主因。”细心的何涛发现,铁棍往土下捅10公分的深度,就可以知道树木的根系是否“吸取”了充足的水分。何涛说,很多人给行道树浇水往往只看到树木的浇水量是多少,而忽略了树木的根部是否“接收”到了水源。

有了铁棍,何涛在检查土壤干湿度时迎来了“得力助手”。在汉阳一些补植树木的主干道上,高大的乔木,粗壮的胸径,往往无法立刻知晓其根部水分。何涛拿出伴随自己多年的铁棍,在树木周边的土壤上,用力捅向地下。“这棵树已经喝足了水,因为根系还是湿润的。”为了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何涛让工人们找来一些柳树枝制成木棍,作为检查水分的必备工具。而今,工人们又将柳树制成的木棍换成了铁锹。

补植大树要见到原土

“遇见”地下管道可换用花箱

补植大树的土壤有何讲究?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何涛,一定要见到地下的原土。“往往树木的成活与原土息息相关,只有原土才是树木的天然搭配。”何涛说,地表下面,一些由沙子、水泥、石灰混合而成的层面一定要得到铲除,这些是树木接触原土最大的“拦路虎”。工人们在打树穴时,耐心地将混合土层一一“剥开”,等到看见了原土层才把树木种下。

汉阳区一些主干道的补植大树遵循着见缝插绿的理念,但是“遇见”地下管道,不能开挖,成为了工人们的难题。何涛说,在有地下管道的区域摆放着花箱,是树苗们的另一个“温床”。花箱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地面不能开挖的问题,而且也变成了一道独特的街道风景。

冬季给树木缠绕纺布保暖

夏季选择夜间浇灌“呵护”

汉阳区目前已经在龙阳大道、江城大道、汉阳大道、赫山路等多条主要干道补植香樟、栾树、法桐、银杏等树种2000多株。管养维护是补植大树后的又一个重点。寒冷的冬季,炎热的夏季,都有何涛忙碌的身影。樟树和广玉兰在冬季“怕冷”,是绿化队的重点管养对象。从根部缠绕2米高的纺布,如同给树木穿上了厚厚的“冬装”。

12月以后,武汉天气迅速降温,加速步入冬季。“有时候遇到下雨的天气,室外温度低至5℃,雨点像针一样刺激皮肤,每往前一步都步履维艰,但是想到辛苦种下的树苗,全身就被从内而发的暖意包围,给树苗缠上纺布,心里就踏实了。”

一排排行道树被“全副武装”,工人们长时间置身室外,身体冻得发抖。“我们给行道树缠绕纺布时特别注重效率,即以最快的速度为更多的树送去温暖。有些树木属于南方树种,不耐寒,若不加以保暖,容易受寒气所侵,造成伤害,甚至冻死。”

武汉的夏季,室外蒸腾的热气让人感觉走进蒸笼,汗水滴落在路面上瞬间蒸发。汉阳区绿化队的工人师傅们兵分多路,在道路旁的绿化带满负荷工作。“夏天植物绿化养护任务重,我们更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何涛说道。在龙阳大道,由于绿化带灌溉区域面积大,气温高达30多度,何涛更显得忙碌。而就在路口旁边,已经连续指导工人师傅工作几个小时的何涛在烈日下却依然选择坚守。“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这是常态。”

夏天天气热,何涛叮嘱工人们每天执行早晚班浇水灌溉任务。夏天早上7点左右温度就已达到30度,升温很快,而何涛的衣服已经湿透。”每天都要喝好几瓶水来补充水分,室外温度高,所以要注意时间与效率。”而到了晚间,这里又是他们的主战场。在路灯的照射下,仔细检查树木的旱情,例如给树木装上输液袋,给它们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让它们安然度夏。

(编辑:张轶)

(作者:艾晨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