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新课堂、新老师,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回到教育“源”点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 9月1日,设置48个教学班的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以下简称“汤校”)北校区如约开学。家长和孩子充满兴奋,他们从相迎的老师们精神抖擞的面容上看不出疲累,数十天前,园丁们可能还在抗击“德尔塔”的下沉社区忙碌,可能还在线密集接受新教师入职培训,可能还在反复演练迎接新一届的“源源少年”……

“光谷片区中小学生每年以约12%的速度增长,学校成为拥有近6000名师生的大校;同时又面临很多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汤逊湖学校在超常规的工作难度与强度下充满韧劲、化危为机,从‘源’点出发,力求新发展,力创新格局。”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校长汪新华介绍,面对新学校、新课堂、新老师,汤校不断摸索教育的有效途径,找寻到教育的源头活水,实践着“教育的科学”。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校景。

“周执行校长”“两导两模”溯“源”追本

解决新学校“大”烦恼:探索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建构

仅用了大半年时间,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北校区即建成,增加学位1700个,九年一贯制的汤校变成了横跨两个校区的大校,有家长问:“在北校区会不会就像待在孤岛上?”

在超大规模发展、超高社会期待的背景下,怎么对一个“大”的学校进行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一校两区4个学部,1700名学生新增,100名左右教师新聘,110个班级。这些数字已经刻在了汪新华脑中, “庞大的数据,扑面而来的困局。要理顺肌理,必须激发新生的力量,必须强塑优秀的基因,必须回到教育‘源点’。”

他积极回应社会疑问与期待。北校区不会成为孤岛,它与南校区是一个有机整体,都由华师一附中全面托管,都是借助总校优质资源和华师一附中卓越联盟整体办学优势,办成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示范学校,为华师一附中高中输送优秀生源。

“学校品质,理念先行;学校品位,文化引领;学校品牌,质量致胜。”

据介绍,该校不断提炼学校理念文化,明晰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育人体系建构目标;优化管理架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年级负责制,实施“周执行校长”制度;进一步细化“新优质学校创建”方案,深入推进“新教师”“新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两导两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提质增效计划,推行“四大行动”方案(“清单行动”“小板凳行动”“特餐行动”和“全周期管理行动”),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意义,丰富社团活动、节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极力构建“源”系列校本课程体系。

对内激发内生活力,对外寻求资源要素联动,如校社合作,组织师生与社区结对共建家园;校外专家进校园活动,助力班主任成长;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家长课堂,构筑学校、家长、社区和社会育人新生态。

一个智慧校园、健康校园和书香校园正在不断释放磁吸力。

尊重、唤醒、激励孩子的“三心”“三趣”

重塑新课堂生命力:课堂教学改革降量减负增效

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啦啦操社团展示风采。

在汤校,有一本《沁源》刊物给汤逊湖学子们提供一个表达心声、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汤逊湖少年心中最美好的园地之一,受到孩子、家长热捧。汤校坚持每班每周一节“阅读课”,学校安设廊道阅读机,建有电子阅览室、两个学生阅览室和四个图书室,每个班级还有“源童心书屋”,爱源读书节上举办读书分享会、家庭亲子共读、经典诵读、课本剧改编展演……还有“启源学思节”“知源文化节”“同源美育节”等丰富的节会活动,多元的源之拼图社、源之舞中国舞、源之英语戏剧等社团课程,形成了该校独具特色的“源”系列校本课程。

这所学校很不一样:首次参加体育中考的九年级,满分率高居全区公办学校首位;历史学科专门开课寻宝探源,把课堂搬到博物馆、纪念馆,学校还重视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课程,拿出了信息课一半的课时进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汪新华坚决反对“满堂灌”“题海战”“差费慢”的课堂教学积习,要求老师们多给孩子讲思维导图和做阅读方面训练;学校还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比赛、爱惜粮食的创意绘画比赛、围棋比赛的孩子们计入学校“荣誉榜”……

跟老师们交流时,汪新华说的最多的是怎么尊重、唤醒、激励孩子们的“三心”(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三趣”(兴趣、情趣和志趣)。他认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充满生命活力与灵性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对于孩子们来说,课堂颠覆了他们的想象;对于教育界来说,这也是全新的课堂。

汤校深入展开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并进一步落实“导学案+三环四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小板凳计划”“特餐计划”,加强分层教学,降量减负增效。

“源”教育之“致性”课堂的魅力逐渐彰显。历次区教学视导,该校优课率高达60%。学校还于2020年高水平通过了现代化示范学校创建评估,随机选评的七节课,全获优秀。

“青蓝工程”“源教育论坛”多措并举

提升新老师专业本领:为快速成长找资源找路径

开学典礼上,校长汪新华(中)给每个孩子点赞。

“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遭遇的最大瓶颈,教师培训任务繁重,团队建设工作艰巨。”汪新华坦言,加快机制建设,激发内生活力,借助校内外资源,全力促进师资水平与能力提升,既是学校长远规划,也是学校当务之急。

“但我们充满信心。”汪新华话锋一转,汤校从一诞生就带有“全国百强中学”华师一附中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光谷这两张名片的金光。

汪新华曾任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该校践行“以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校”“北京教育品牌特色校”等。

再次担任“开路先锋”,汪新华与新师共勉,在2021级新进教师见面会上鼓励新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成长,树立“终身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理念,争取成为教育大家。

作为“华一系”最年轻学校,汤校传承华师一附中首创精神的基因,变革教师观念,加大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借助华师一附中以及辐射资源搭建专家资源库,就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高站位、深解析、远谋略、细把关;构建源之“致性”课堂、源之“致用”德育和源之“致知”课程“三致”育人体系,多措并举,助力打造新教师。

汪新华介绍,各年级师资普遍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9岁。但全体教师瞄准“将汤逊湖学校打造成华师一附中优质生源基地和高新区公办名校”的目标,团结一心、积极思谋、集思广益,听课、评课、研课、磨课,成立教师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实施“青蓝工程”,达成结对共进。成立“启源青年教师工作坊”,为教师课堂诊断把脉等,“学习、改变、一同成长”,共同的追求、相同的爱好和成功愉悦感,已促生老师们的教育情怀和学校文化。

该校于2019年获得武汉市教育系统职工之家、教师团支部获2021年度“东湖高新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建党百年职工合唱比赛获得区一等奖。一年来,该校老师共计128人次在教研教学、教案论文、优质课、德育工作等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和奖励。

年轻的教师群体焕发出无限潜能,创造了高新区新建公办校首届中考的历史最好成绩!

(撰文:汪凤仙)

【编辑:舒筱 实习生周雨琦】

(作者:汪凤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