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之道:传授医术,更树立医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  (记者姚旭  通讯员鲍捷 常宇)今日是教师节,向传授医疗技术,培养医学人才的广大教学医院医师致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医院的医师,是医生,也是教师。医之师道,既要教授医技,更要培养医德。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培养了裘法祖、陈孝平、马丁,这样的医学大家,为新中国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医师之道如何传承?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同济医院思政课《医学导论》给出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伟为医学生讲思政课。通讯员陶继东 摄

“与国家同舟,与民族共济,秉承医者专业精神,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新学期伊始,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院长刘继红在课堂上这样勉励在座的医学生。开学第一周,同济医院党政领导、两院院士和多位高层次人才,共同走进思政课堂,为学生们讲授《医学导论》。

“同济,是一部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是一部勇攀高峰、敢于求索的医学发展史。”名师们以同济历史为切入点,并结合抗疫经历和抗疫精神,启发大家积极思考后疫情时代医学生该如何践行使命和担当。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是中国外科学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经常对其学生耳提面授的话语。作为裘法祖院士的学生,而今也已桃李满天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在开学第一堂思政课上,再次以这句名言,勉励医学新生。“做个医德医术兼备的好医生,是同济人,一代代的传承。”

“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当年海外学成,正当青春,他放弃优待,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毕生为推动祖国医疗事业发展倾心倾力。马丁院士结合自身经历的讲述,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科学之路大有可为的无限憧憬。

“听了院士的讲述,非常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好医生,燃烧自己,发光发热,为健康中国作贡献。”同济医学院2019级临床中德实验班和2020级临床八年制的学生们纷纷发表他们的课后感想。

据了解,《医学导论》是同济医院开设的一门衔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通识课程,也是该院重点打造的思政建设“金牌课程”,并在今年5月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同济医院自2019年起开展课程思政行动,创办“健康中国·思政课”品牌。医院依托《医学导论》,结合中国近现代史、院校文化史、医学发展史,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新任务和医学发展新要求,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夯实基础。

作为课程负责人王伟介绍:“这门课程的授课团队既包括两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还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医院管理者等,可谓名师荟萃。”

今年“七一”前夕,医院党委特别组织“‘90后’牵手90后”对话活动,邀请中国麻醉学领军人物98岁的金士翱教授、中国肝脏移植的主要开拓者94岁的吴在德教授、国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91岁的王果教授,与“90后”青年医生同台对话,讲述同济迁汉后,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人民需要麻醉科医生,需要我去学麻醉专业。我二话没说,就义无反顾转了麻醉科。”同济迁汉建院初期,国内的麻醉学科刚起步,外科的发展,离不开麻醉科的支撑,当时,已是一名成熟外科医生的金世翱教授,在裘法祖院士的动员下,毅然服从新的工作安排,投身于中国麻醉学的开创之路。“人民至上,是中国医生的情怀,是同济人代代相传的精神。”

“国家需要我们到武汉,我们就迁到武汉,白手起家。国家需要我们到最偏远的山区,我们就成立‘巡回医疗’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仅用‘2.6元的耗材成本’开刀救人。国家需要我们援助非洲同济人,就成为援非医疗队的先期成员。”吴在德教授回忆了同济从上海迁至武汉后,每一次面对“国家需要”的重大时刻,同济人坚定的选择。

91岁的王果教授向“90后”医师讲医者之道。长江日报摄影记者邱焰 摄

“我们当年做手术,都是裘法祖教授手把手教的。他年纪大了,也总是站在我们身边看我们做手术,从开刀到缝合,他看得很仔细,看我们有没有掌握他教授的技术。直到现在,同济医师都是这样手把手带的学生,我们最好的医技,一丝不苟的治学,都是通过一刀、一针,一字、一句,手把手传下来的。”在1979年施行我国第一例小儿肾移植术的王果教授,动情的为学生讲述“医者传承”之道。

王伟介绍,同济医院的思政课,不断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价值、精神和思想,厚植家国情怀,勉励学生传承院校精神文化,磨炼成才,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近年来,同济医院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开课前5分钟,讲授思想政治和职业修养内容。

【编辑:余丽娜】

(作者:姚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