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服中药两月余,一朝变身小黄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通讯员江泓颖 李菡)喝了两个月中药,40岁的王女士白眼珠变黄,就医一查,肝脏受损。

40岁的王女士最近经常听到有人说她“怎么变黄了?”她也觉得不仅皮肤黄,尿液也是黄的,于前日到医院就诊。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科医生发现,她手臂有抓痕、白眼球染成了柠檬色,再加上尿黄,诊断她有“黄疸”,果然,王女士一验血,肝脏转氨酶1000多,比正常高限值高了30多倍,黄疸也快翻了10倍,尿胆原也是阳性。

原来,王女士因为月经不调,根据民间偏方连续煎服中草药2月多了,根据其他的化验指标和病史,医生诊断王女士是急性药物肝衰竭并黄疸,必须立刻接受护肝、退黄疸系统治疗。

王女士很奇怪,民间药方子是养生的,为什么会引起肝损伤呢?医生解释说,自制的中草药的品质不是那么明确,另外,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就是每人身体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方剂也不一样。同一种“偏方”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作用会不一样。民间偏方使用的草药在种植、筛选、炮制、配伍、煎煮等环节的不当因素,增加了中药导致肝损伤的风险。

据介绍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根据肝功能情况,可分为肝细胞型、黄疸型及混合型三类。肝细胞型以转氨酶升高为主,黄疸型以胆汁淤积为主,混合型则表现为转氨酶异常及胆汁的淤积。当出现肝功能异常时,患者常有疲乏、厌油、皮肤巩膜黄染、尿黄、消化异常等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长期大量服药史以及排除病毒性肝炎、过量饮酒、免疫性肝病等疾患来确定,一旦确诊,应立即停用可疑的药物,根据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临床上予以护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还可以视病情补充营养支持治疗,如果肝损伤较为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行人工肝、肝移植等特殊治疗。

王女士经过治疗,肝的转氨酶、胆红素指标都在逐渐恢复状态,即将出院。该院消化内科彭波主任也提醒喜爱中医养生的患者,最好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看中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服药过程中出现尿黄、皮肤巩膜发黄或者消化道症状,应尽早停药,及时就医,避免肝损伤的出现。

【编辑:余丽娜】

(作者:王春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