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莫让虎头鞋失传”,这位80后女手工艺人坚守了6年

长江日报融媒体12月28日讯(见习记者 曾晗)延续已有上千年历史的虎头鞋,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一时,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长辈们在小孩儿满周岁或生日时给他们穿新做的虎头鞋,祈福辟邪,祝愿小孩健康成长。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手工制作的虎头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再也难寻踪迹。

金辰向老人请教虎头鞋制作。

在武昌区昙华林老街,一位80后女手工艺人,却坚持用手工制作虎头鞋,并创新地将汉绣针法融入到虎头鞋的制作当中,坚守6年,制作300多双纯手工虎头鞋,受到国内外人们喜爱。而默默支撑着她坚守的,是金辰内心对虎头鞋的喜爱,以及一位92岁老人“莫让虎头鞋失传”的叮咛和嘱托。

92岁老人嘱咐“莫让虎头鞋失传”

虎头鞋是儿时最温暖的记忆

今年34岁的金辰,是湖北枝江人。小时候,家里的奶奶、姑妈都会做虎头鞋。昏暗的灯光,奶奶带着顶针,时不时地用绣针擦一下头皮,双手灵巧的穿针引线,棉线从鞋底穿过的“吱吱”声,回荡在静静的空气里,一直到深夜,这些画面构成了金辰对虎头鞋最初的记忆。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小时候就是穿着奶奶做的虎头鞋长大,所以每次看见虎头鞋,都会觉得特别的亲切和温暖。在金辰的家乡,只要有小孩出生,娘家人都会送上竹米、鸡蛋、猪蹄,还有虎头鞋。虎头鞋送双不送单,寓意“好事成双”。并且虎头鞋做好但是不能缝鞋带,剩下的活儿要孩子的奶奶亲手缝上去,寓意“富贵双全”。她也跟着奶奶学习制作虎头鞋,一直到上了高中。后来因为学业,金辰就陆续放弃了绣虎头鞋,但心里头对手工制作的喜爱,一直都不曾割舍。

虎头鞋挂饰

虎头鞋是童鞋,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制作一双虎头鞋,金辰至少需要花上三天的时间,过程细致繁琐。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光是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然后还要完成传统虎头鞋面的装饰,一双虎头鞋才算是真正地诞生。

邂逅汉绣,重拾记忆深处的虎头鞋

2009年,金辰和朋友一起去昙华林玩。当她第一次踏进湖北美术工艺大师、汉绣学院派传人肖兰位于昙华林的汉绣馆时,就整个被迷住,再也挪不开脚了。“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留下来学习汉绣。”

金辰制作的虎头鞋

她辞掉了工作,拜入肖兰老师门下,潜心学习汉绣。“那时候,身边亲戚也不是很理解吧,但是看我对传统手工艺这么喜欢,而且做得也挺开心,还是挺支持我的。”

并不是美术专业出身的金辰,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汉绣,还去湖北经济学院进修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并且一直在汉绣馆学到了现在。在学习的同时,她还担任汉绣馆讲解员的工作,这使得她对汉绣针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虎头鞋和汉绣都是传统手工艺,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把二者进行结合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留学生学习虎头鞋制作

在边学习的过程中,金辰也在慢慢思考着。除去讲解的工作,金辰每天都在汉绣馆二楼安静地创作汉绣作品,常常忘记了时间。最长的一次记录,早上进去,出来时已经是夜晚,一天绣了12个小时。

2012年,在学习汉绣创作之余,金辰也燃起了重拾虎头鞋创作的念头。将二者融合,把盘金、锁绣、网格边绣、平金夹绣这些汉绣经典针法,运用在传统虎头鞋面的装饰上。这个念头一旦重启,它就再也没有停下。

走街串巷,跟着民间手艺人学手艺

为了设计出更加精美的虎头鞋,金辰收藏了来自山东、山西、湖南、江苏等地的虎头鞋,进行对比研究。全国各式各样的虎头鞋,金辰都能够如数家珍般进行介绍。“我研究每个地区不同的虎头鞋样式,它们各具特色,承载了各自的地域文化特点,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双鞋,但是通过他们就能够知道各地不同的人文风貌。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我要传承和创新原汁原味的湖北本地特色虎头鞋的决心。”

一打听到哪里有老人还在做虎头鞋,金辰就会亲自去登门拜访。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盘龙城、沌口、纸坊等地走访多位民间的高龄手艺人,向他们请教虎头鞋的手艺。令金辰印象深刻的是两位老人。一位年近80的老人,金辰的到访让她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并拿出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虎头鞋图纸花样,悉数无条件赠与金辰,希望金辰能创作出更多好的虎头鞋作品;还有一位制作了一辈子虎头鞋的92岁老人,2015年,他在电视上看到金辰制作虎头鞋的报道,他一个人拄着拐杖,从汉口奔波到昙华林,给孙女买虎头鞋,并且毫无保留分享了几十年的制作经验。老人临走时紧紧握着金辰的手说:“莫让虎头鞋失传!”,让金辰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并一直铭记在心里。

传承非遗,开办虎头鞋公益培训班

“那些会做虎头鞋的老人年纪也大了,眼睛也看不见,就不做了。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去学做鞋子,这门手艺的传承慢慢就开始出现断代。”说起虎头鞋的传承,金辰有些担忧。

虎头鞋制作培训班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东西,花钱也都能够买得到,并且许多机器制作的虎头鞋也很漂亮,用纯手工去做这样一双虎头鞋,成本高,没多少人理解,也没人愿意去做。金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穿过虎头鞋,也对虎头鞋的意义不了解。只是在长辈们的描述或是博物馆里见过,缺乏感情和理解。这也是虎头鞋传承所面临的一个困境。

2016年10月,在武昌区民政委的扶持下,金辰和身边的一些手工艺人成立了手工艺制作的社会组织,开办虎头鞋制作的培训班。报名来学的大部分都是50多岁的人。老人们说“我记得那时候,我妈妈给我的小孩做虎头鞋穿,儿子穿过。现在呢,我也想学做虎头鞋,给我的孙子,外孙穿。”

除了免费教人们制作虎头鞋,公益培训班还吸引了小朋友和不少外国友人前来体验。“让他们对虎头鞋进行体验式接触,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虎头鞋背后的文化和寓意,有助于虎头鞋更好的推广和传承。”金辰说。

如今,培训班的学生逐渐多了,一位满族鞋履的传承人通过微信找到了金辰,看到她制作的虎头鞋以后说:“有机会,一定要来武汉跟金老师学习制作虎头鞋”。找金辰买虎头鞋的人也络绎不绝,一双纯手工打造的虎头鞋,能卖到500多块钱。但金辰总是向顾客推荐培训班学生们制作的鞋子。“做鞋子挺不容易的,一方面给学生们鼓励,另一方面是希望他们能够把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由于常年创作汉绣和虎头鞋,金辰的双手结出了厚厚的老茧。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都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但是为了创作虎头鞋,我这第二张脸确实是有点丑了,但我依然心甘情愿。”

【编辑:叶子】

(作者:曾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