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月摘得文明施工“流动红旗”,这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如何做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4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宋钰 任华庆)位于黄陂区后湖南岸线,湖面上环保绞吸船不断地将湖底淤泥通过输泥管道输送到固化场的调节池,经三级沉淀后,抽上来的淤泥在储存罐中搅拌,再通过管道泵送至压滤机,制成泥饼外运,尾水经一体化处理达标后排放。9月14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黄陂区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期)项目看到这番几乎全自动化智能化的场景。这个工地也连续摘得7月、8月的武汉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流动红旗”项目。

        工地绿色围挡上开启了喷淋。记者韩玮摄

        水环境整治因为要与淤泥打交道,往往给人遍地泥泞的印象。然而走进这家工地,映入眼帘的却是蓝白色相间的大门,绿色整洁的围挡,绿植花朵点缀下,智能喷淋开启降尘降温。

        “党旗插在工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弘扬三牛精神”,振奋人心的标语呈现出工地党建的特色一角。 

        工地内整洁干净,安全教育宣讲台、特色党建标语十分醒目。记者韩玮摄 

        为了保证绿色环保、文明施工,工地内安装了环境监测系统,清淤船上还装载了GPS定位和视频监控,可以实时监控运动轨迹,避免偏离清淤路线,与市政集团智慧化系统相连,可远程监控。同时,项目还会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清淤施工期间不影响水质,同时对水体没有太大扰动。

        淤泥在储存罐中进行搅拌。记者韩玮摄

        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体验区。记者韩玮摄

        承建方武汉市政集团下属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该项目经理夏博介绍,后湖位于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和临空经济开发区之间,湖泊面积19.15平方公里。作为黄陂区南部地区战略备用水源地,目前后湖水质尚未达到Ⅲ类管理目标,为全面提升生态人居环境,适应黄陂南部地区产业发展转型要求,区委区政府提出对后湖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

        现场通过视频对储存罐实时监控。通讯员夏博摄

        面对项目的复杂性和环境改善提升的迫切性,项目投资建设单位武汉盘龙水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反复论证、沟通、协调,克服种种建设难题,最终推动该项目顺利启动。夏博说:“今年5月,项目正式进场,治理范围主要为14.5公里的后湖南岸线,主要工程包括清淤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水域范围内水草打捞等。整个现场清淤量达100万立方米,目前已建成的1号清淤点可清淤35万立方米。”

        淤泥通过管道泵送至压滤机,制成泥饼。通讯员夏博摄

        夏博表示,相较于传统的清淤整治工程,项目部采用环保疏浚绞吸船施工,全过程环保作业、智能化清淤,通过一体化罐体设备,将淤泥输送至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全程智能化、工厂化施工,为此,项目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文明环保施工工艺设备的升级和运用。

        为加强工地文明施工常态化保持,市区两级建设管理部门定期督导检查,确保项目规范施工和文明作业,项目工程推进既快又好。

        除了清淤,项目还将在后湖区域内构建水生态示范区和人工湿地,湖水底质改良后,将种植挺水植物,投入微生物,设置浮岛,构建生态群落,打造“水清岸绿、城水共融”的水环境治理典范。

        【编辑:金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