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民传授种植葡萄带领乡亲致富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街道,有一处以葡萄闻名的网红村落——“群力大队”,每天都吸引了大批采摘爱好者前往游玩。

   而当地盛产的“阳光玫瑰”背后,是一位深耕葡萄种植十年的“老师傅”,他就是武汉市东西湖区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会长——陈海明。

智慧农业创新试点葡萄种植

  9月4日清晨,记者见到陈海明时,他已在自家大棚附近忙碌了许久。他一边帮忙打包、配送葡萄,一边用手机不断地确认各方面信息。

   随着他的指尖轻点,手机终端内,田地里的土壤状况、作物生长情况一览无余。陈海明表示,夜间进行葡萄灌溉时,他甚至都无需在大棚内,躺在家中即可轻松完成,感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

而记者了解到,陈海明所使用的这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由阿里云负责建设,是2019年开始打造的省级智慧农业试点项目的一部分,今年5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作物土壤环境、气象环境、种植和水肥管理过程等数据,经过模型运算最终生成施肥灌溉计划,按照计划操作自动控制设备完成灌溉施肥。

   在大棚外,每20亩区域就有一套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太阳能面板配套地下探头,田间还配有一套小型气象站设备。这些设备把收集的数据反馈在数字农业平台上,系统分析后,可对阳光玫瑰的种植情况实时打分。农户可根据打分情况,对得分较低项进行调整。

   陈海明强调,有了这套系统,葡萄种植有了科学的依据和精确的操作方法,有效避免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就在今年,“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他带来了逾百万元的收益。

扎根农田创新技术培育葡萄

   陈海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回忆起过去,他介绍到家中有姊妹六人,他初中毕业就出来干农业了。

   莲藕、小白瓜、无籽西瓜……二十年里,他尝试过许多种作物。

   2009年,他遇见大棚里种葡萄,才真正开启了他人生的转折。过去,当地仅有过露天葡萄的种植经验。资金不够、经验不足、技术不到位、品牌知名度也没有……对于仅有初中文化,那时已40岁的他而言,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困难。

   可陈海明从来都不是个“服输”的人。他主动接洽政府工作人员争取相关资金扶持。他有时间就外出考察,然后就在自家地里“培育实验”,终于在近三十个品种的尝试后,得出“夏黑”和“阳光玫瑰”的最佳答案。

   陈海明解释,这两种葡萄从气候、土壤、光照、存放、运输等各方面综合来看,是最适合这里种植、也最适应武汉市场销售的。他有大胆想法,把“阳光玫瑰”做出品牌、做出规模、做出更高的效益。

随后,陈海明用了近三年时间申报成功“地理标志产品”。“阳光玫瑰”在东西湖区的发展越来越好,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还拿下了“美丽乡村”的政府投资。

饮水思源无偿发起技术共享

   品尝到成功果实的陈海明饮水思源,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将自己十年的葡萄种植经验无偿分享给他人。

   他出内容、儿子排版,陈海明自费印刷了一大摞宣传手册,免费送给乡亲。对于外地的种植户,陈海明通过视频连线,在线为人答疑解惑,有时候还去外地指导。  

   从2009年至今,陈海明带领村里葡萄种植户,实现全年创收2000万元。

   现在,陈海明在儿子的帮助下,还开通了线上直播卖货。在直播间内,不仅有想要品尝到美味葡萄的消费者,还有许多对葡萄种植产业十分好奇的陌生人。面对网友的提问,陈海明总是耐心解答。

   对此,他表示,自己深知一个人是做不成产业的,只有帮助大家一起做好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东西湖区群力大队党委书记杨勇也说,当地的葡萄种植产业与乡村旅游已经实现了相互带动,未来会继续以葡萄种植产业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提升其收入水平。

(文/图 见习记者李伊珏)

(作者:左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