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位中国记者的拉美朋友圈有多大?

余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社会文化沙龙"中主讲《一位中国记者的拉美朋友圈》。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6日讯(驻京记者 柯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系列”9月15日开始第1号专场,主题为《一位中国记者的拉美朋友圈》,特邀长江日报高级记者、著名作家余熙主讲。

余熙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以自己在阿根廷、乌拉圭、巴西、智利、古巴、墨西哥、牙买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等囯开展公共外交为例,介绍了自己通过发稿、出书、办展、演讲、交流等方式,在拉美国家声情并茂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促进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人民的深厚友谊。

余熙在演讲中举例:在阿根廷的科尔多瓦市,他拍下街头小贩卖棉花糖的夜景趣图,此后又在武汉拍下同款画面;后来在阿根廷演讲时,在PPT中把这两张照片并放,以佐证中阿民俗文化交融源远流长,阿根廷听众极感亲切和认同。

余熙认为,向世界介绍中国时,一定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而不能仅凭抽象的概念。只有尽量用贴近、接近性强的素材,让听众和读者觉得可亲、可敬、可思、可感,才能达到较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拉美学界著名学术权威徐世澄研究员说:“我与余熙是结识近30年的好朋友。目睹着他在中拉人民友谊之路上不断开垦拓荒,对他怀有很深的敬意!余熙多才多艺,集记者、画家、摄影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最可贵的是,他非常勤奋,无论是一国总统、还是平民百姓,他都非常善于打交道,是一位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系列”9月15日特邀长江日报高级记者、著名作家余熙(前排左三)主讲NO.1沙龙。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会长王卫华、欧美同学会拉美分会前秘书长陈红娣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中拉智讯”网主编郭存海主持了演讲会。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彭胜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滕继萌、中国驻乌拉圭大使馆前外交官张宇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谭道明等人士发表感言,热情赞誉余熙以充沛的公共外交激情,和对中拉文化交流事业的满腔投入,同时能够娴熟地运用多种国际交流方式和技能,卓有成效并极大地推动了中拉文化交流事业发展。

沙龙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一批正在中国社科院大学攻读拉美专业硕博研究生的青年学子,非常认真地聆听了余熙老师的演讲,并争相与他交流、合影。

【编辑:丁翾】

(作者:柯立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