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出精彩就在你身边,大武汉“戏码头”全新出发

在“梨园新星熠码头”活动中,街头上演经典剧目。   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6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滑凌云)15日晚,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在武汉剧院开幕。经过多年积累,这个以名家、名团、精品为特色的戏曲盛会,已成为大武汉这座“戏码头”上的品牌活动。

来到第九届,戏曲艺术节历“九”弥坚,依然名家名团云集,将有1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带来京剧、黄梅戏、评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精品力作。与戏曲同频发展,戏曲艺术节也历“九”弥新,打破传统剧场演出的框架,全国名家将在线上开演开讲,沉浸式实验戏曲则将演到武汉街头。一代代戏曲人在“戏码头”上群星闪耀,艺术节也成为助力青年人才成长的平台,武汉京剧、汉剧、楚剧的新秀们将在戏曲节上进行一次“新星竞演”,使“戏码头”更加熠熠生辉。

新剧场:武汉剧院最大规模翻新,“修旧如旧”中体验升级

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开幕演出座无虚席。  记者许魏巍  摄

“时隔20个月,终于再见了。”15日晚,许多老戏迷一走进武汉剧院的大门就感慨万千。这座剧场已有62年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剧场,不少武汉人对音乐剧、芭蕾舞、歌剧的“初次体验”都是在这里。见证了许多历史性时刻,它更成为最年轻的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半个多世纪时光飞逝,武汉剧院经过四次局部修缮,仍留有遗憾。于是,它启动了建成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高、历时最长的一次改造升级工程。外观上“修旧如旧”,保留苏式建筑格局与中式园林细节的独特风格,甚至以文物修复的手法复原了一些历史风貌与格局。内在则全面提升,解决了排水、优化了停车位、减少了座位数,更以“绣花功夫”进行了声学、灯光改造。

如今,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成为武汉剧院“归来”后的第一次大型文艺活动。不久之后的金秋十月,它还将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的主要场馆之一,以最典雅、文艺的姿态正式亮相江城。

新力量:00后梨园新人登场,新星竞演助力人才培养

武汉汉剧院00后演员上演《打花鼓》。    记者许魏巍   摄

“我17岁。”卸下白素贞的装扮,武汉汉剧院演员吴思雨露出青春的面庞。2年前,她和同学们从武汉汉剧院校外班毕业。不久,就将以青春版汉剧《白蛇传》亮相“戏码头”。饰演许仙的程骏说道:“以前我们参加‘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都是龙套或是小角色,这是第一次以主角身份参加。”

本届戏曲艺术节新设置了新星竞演单元,来自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将轮番登台,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戏曲新人担纲大戏主演。宝贵的舞台经验、大型演出经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竞演形式,将为这些青年人才的成长助力。

竞演中,武汉楚剧院端出最受欢迎的经典剧目之一《狱卒平冤》,由80后演员张雷、90后演员杨琦主演。武汉京剧院则派出了80后演员刘思秀,演绎经典之作《陈三两》。在“梨园新星熠码头”活动中,各剧院的年轻演员还将在剧院外的“霓虹戏院”戏码头景观群带来折子戏演出。

新体验:霓虹戏院成“网红打卡点”,沉浸式演出到身边

近几天,在抖音上搜索#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和#大武汉特有戏#话题,会出现许多特别的画面。一身潮人装扮的年轻人,在霓虹灯勾勒出的“大武汉戏码头”前,跳着最流行的舞步。古老的戏曲与年轻的时尚,就这样融为一体。

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举办到第九届,不仅是老戏迷们的盛宴,也成为吸引年轻人走进戏曲的一扇门。而历史悠久的戏曲也变化出更年轻的形态,在向年轻的群体靠近。

吸引潮人们打卡的,正是武汉剧院改造后增设的“霓虹戏院”。每到夜晚,霓虹灯就会勾勒出明星大戏院、美成戏院、汉口大舞台、满春戏园、新市场大戏院等武汉“戏码头”的辉煌历史。

本届戏曲艺术节还新增了旅游演艺单元,由上海戏剧学院带来的实验越剧《小城之春》就将在潮流打卡地武汉天地演出,它改编自著名导演费穆的同名电影,在保留传统越剧韵味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话剧元素和西方乐器演奏,首演后广受赞许。

【编辑:丁翾】

(作者:万旭明 许魏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