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太空出差三人组”刚刚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飞船将搭载新一组航天员踏上太空之旅。据有关部门介绍,明年我国将发射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正式搭建中国空间站。目前德、法、意等国航天员正在学习中文,到时候有望入驻中国太空站,而中国太空站注定会成为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

按照学术界的一种说法,那些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规则、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的国家是平台型国家,这种平台型国家通常是“头部”国家。建设中国空间站是中国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一个最新进展。在此之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发展双赢多赢,迄今我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牵头组建了亚洲开发银行,建成了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前者也是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后者则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建设这些国际合作平台的出发点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国际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发展,得益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这是一个全球化时代,需要全球治理,中国作为大国需要承担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有行动、有施工路线图,目前我国是以建立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来落实中国方案,展示我们的诚意和推进的决心。“一带一路”受沿线国家欢迎,是因为大家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过去中国有意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但遭到美国拒绝,而中国空间站却是开放和包容的,不仅包括欧洲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发展中国家,凸显了中国平台的包容性。

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前沿科技探索,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贡献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始终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是怀抱远大理想、充满希望的。

中国建设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平台,这是一个带来共赢的最优策略。中国要扩大自己的国际朋友圈,最现实的路径就是与各国在经贸、科技、卫生防疫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中国与各国深度整合,增强中国与各国的利益联结,这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制图:胡欣)

【编辑:丁翾】

(作者:杨于泽 胡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