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湖畔走来,他们演出亲历的乡村变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8日讯  18日,第四届湖北艺术节继续“上新”,现代京剧《青山湖》、音乐剧《太阳照进山窝窝》相继亮相。本届艺术节中,过半数剧目为现实题材。18日上演的两部剧作也是如此,它们关注当下、贴近现实、聚焦乡村。更特别的是,舞台上演绎的都是演员们自己的故事,是他们亲身参与的乡村变迁。

梁子湖女儿,演绎“青山绿水”的回归

18日下午,由鄂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京剧二团演出的现代京剧《青山湖》在珞珈山剧场上演,不少老戏迷早早就来到剧院守候。一开场,湖底的水草、水母、潜水员在多媒体的呈现和演员们的表演中徐徐展开,令人耳目一新。生动的故事、醇熟的唱腔引得现场叫好声不断。

不难猜出,这个“博士毕业返乡,独守孤岛建科研站,携好友、带乡亲,退蚌还湖、绿色发展”的故事是根据真实原型改编。但观众们恐怕很难想到,台上的演员们其实就是故事中人。

“我们都是在梁子湖边长大的,从小喝湖里的水、吃湖里的鱼。”在剧中饰演珍珠养殖户“珍珠大娘”的演员汪其燕回忆道,自家父母就以养殖珍珠为生,几年前在政府的倡导下改为养鱼、种芡实等。“一开始,父母也不理解,毕竟养珍珠的利润比养鱼要高。”但一家人最终还是决定“退蚌还湖”。“小时候,梁子湖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湖里的水、莲蓬、菱角、连鱼肉都是甜的。但随着珍珠养殖越来越多,湖水也被污染,再也尝不到那种味道了。”汪其燕说道,现在,虽然不再养珍珠了,但看着绿水青山回来了,住在湖边的人是最高兴的。

该剧导演张平说道:“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回顾历史,也要关注当代。表现乡村题材,我们不追求宏大的场面,更关注微观的细腻,用老百姓的语言,去传递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美丽乡村、湖水治理,我们要传达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扶贫“尖刀班”,再现深山里的脱贫战

18日晚的湖北剧院,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演出的音乐剧《太阳照进山窝窝》正式上演。当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革命老区,已经脱贫的“懒汉”动起了歪心思,引发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但在扶贫“尖刀班”的帮助下,“懒汉”终于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改变命运。

幽默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在富有民族风情的歌舞中,令观众陶醉不已。该剧音乐总监、作曲洪凯将恩施地区的宣叙调、咏叹调与民间小调等有机融合,根据角色、情感、状态不同,曲调或雄劲刚健、或温柔婉转、或高亢激越。在有限的舞蹈表演中,总导演梅昌胜将恩施耍耍、莲厢、肉连响、土家摆手舞的元素巧妙地与剧情相结合,将恩施舞蹈的淳朴豪放、灵动优美、清雅怡人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这可能是全国舞台上少有的,扶贫干部们表演自己亲历的扶贫故事。”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党委书记、团长燕冰透露,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团对口帮扶建始县官店镇长岭村,“一个干部职工至少帮扶三个贫困户,全村150多户贫困户几乎被我们包圆了。”扎根村里5年多,不仅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解决了异地搬迁后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甚至不忘自身特色,帮村里搞起了乡风文明建设。如今,精准扶贫工作顺利结束,扶贫干部们就地转为了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为村民们服务。

副团长李健也是扶贫“尖刀班”的一员,对剧中反映的贫困户,她有更温暖的理解:“我们艺术化地把主角塑造为‘懒汉’,但实际工作中你就会知道,很多贫困户不是生来就又懒又滑,只是被生活压弯了腰,他们本性依然是善良、向上的。只要抓到一束光,就会变成他们心中的亮,最终就能让太阳照进山窝窝里。”

(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鄂文旅   摄影:许魏巍)

【编辑:丁翾】

(作者:万旭明 许魏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