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相聚“江滩大讲堂”,看武汉与历史三次超大洪水的正面交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武汉素有“江城”之称,江河纵横、湖泽聚集、雨量充沛、地势低洼,历年来洪水频发。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9月26日下午,“江滩大讲堂”第六期开讲,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业务顾问王汗吾将以老照片带大家回顾“武汉历史上的三次大水”,追寻历史关键时刻的城市记忆,感受在残酷天灾面前武汉人民的从不退却。

        武汉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曾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相传大禹治水而江汉朝宗于海,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而成三镇鼎立之势。临水而居的武汉人民供奉禹王、龙王以祈求神明,也进行了延续千年的治水筑堤。

        近百年来,受水患不断的武汉经历了三次超大洪水的侵袭,分别是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王汗吾通过多年史料整理发现,不同年代,城市面对洪水呈现出不同景象。在从与水相争到与水相依的过程中,武汉不断前行的防洪脚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佳印证。

        “回顾三次大水,可以更好挖掘抗洪精神内核并从中汲取力量”,王汗吾说,1998年大水之后,武汉这座城市的防汛防洪能力和防洪应灾体系不断完善,武汉人民与洪水抗争到底的决心与众志成城的精神从未改变。对武汉民众而言,抗洪精神已融入血脉。

        “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为武汉市水务局、长江日报联合推出,意在打造百姓身边的水情宣讲阵地。

        王汗吾简介



        王汗吾,男,1951年生于武汉(祖籍山东荣成)。退休前为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现为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业务顾问,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

        1982年,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为城市史研究、新方志编纂、旧志整理。

        1982—2011年,参与两轮《武汉市志》以及《汉口租界志》、《武汉抗战图志》等著作的编写出版,主持《汉阳府志》、《武昌府志》、《夏口县志》等多部旧志的整理出版。在《中国地方志》等全国性和《湖北地方志》等地方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史志文章100多篇30多万字。2004年获得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十佳)。

        2015年出版《武汉里巷故事》(长江出版社)。2017年出版《汉口五国租界》(武汉出版社),《奔腾年代——武汉近代赛马史撷英》(中国致公出版社)。

        策划:黄师师

        文字:杨丝涵

        图片:晏利利整理

        【编辑:项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