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承载了“老武汉”的童年回忆!你觉得粮道街需要改造吗?快来投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4日讯(记者梁爽)武昌粮道街地处武昌古文化核心区域,紧挨昙华林和司门口,被称为“武汉最低调的美食街”,这里承载了不少武汉人童年回忆的校外美食和家门口的十年老店。近日,市民芦先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建议:“这样一条老街,政府是否应该重视,进行改造、维护、翻新?”

繁忙的粮道街。记者梁爽 摄

网友:是否可统一规划修整打造亮点?

芦先生说,粮道街现在虽然是“吃货一条街”,但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未统一规划,道路也稍显破旧,建议政府能够好好修整一下粮道街、胭脂路、大成路等老街道,电线入地,建筑立面整新,建设一个有档次的新街区,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成为大武汉旅游的一个亮点。

对此,武昌区粮道街公共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复称,粮道街近年来确实因为小吃一条街人气越来越旺,游客大幅度增加导致城市综合管理和建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粮道街道已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加大了对商户的管理,提高了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但因为粮道街是一条老街,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导致现在的状况无法让广大群众满意。

该工作人员表示,政府的规划需整体上报,再统一整体实施,芦先生提到的问题,粮道街道将如实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积极争取早日对粮道街进行改造提升。

市民:有老武汉感觉,不必改

市民排队买小吃。记者梁爽 摄

24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昌区粮道街。这里道路并不宽敞,双向两车道,路边还划有临时停车位。路边的行道树又高又密,虽然头顶是大太阳,但走在粮道街上基本不用打伞,到处是树荫。道路沿线,分布着粮道街中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院校。

油饼包烧麦、民生甜食馆、网红烤鱿鱼……道路两侧最多的还是各种小吃店了。既有传统的老武汉美食,也有新式的点心店、日式料理等,品种繁多。虽然是工作日的上午,但仍能见到不少小吃店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

21岁的小伙王力凡来自河南,因为大学还未开学,就到武汉来找同学玩,同学带着他就来到了粮道街。“刚吃了油饼包烧麦,这名字听上去像‘黑暗料理’,但我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王立凡说,“在这条街上吃吃逛逛,并没有很浓厚的商业氛围,感觉很舒服,很接地气。”

“粮道街这样挺好,我觉得不必改。”市民胡先生家里几代人都居住在粮道街。他认为,很多商业街都显得过于繁华和浮躁,“粮道街虽然路两边都是低矮的民房,很有老武汉的感觉,有市井气、烟火气。如果像其他网红街那样整体打造,我觉得反而不如现在有感觉。”

专家:粮道街的文化底蕴不可忽视

“现在年轻人提到粮道街都只说吃吃喝喝,实际上粮道街是非常有底蕴的一条文化老街。”民俗专家刘谦定介绍,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衙门。当时,粮道街非常繁华,住在这条街上的都是达官贵人。1912年,黎元洪将粮道衙门免费划给中华大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使用。由于这所学校办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又是全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因此,在全国影响颇大。当时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学生慕名而来。

五四运动前后,中华大学不仅聘请了黄侃、刘博平等著名学者和施洋、恽代英、黄负生等进步教师到校任教,同时还聘请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杜威、何尔康、泰戈尔等一批中外思想家、学者到校讲学,在武汉兴起了讲学风。

“这么多文化名人都来过粮道街,因此,粮道街在历史上其实非常出彩。”刘谦定说,“我认为,应该注重对粮道街文化品牌的打造。”刘谦定表示,可以在粮道街的街头,设置些名人的塑像、纪念碑,讲述历史故事,增添粮道街的文化气息。

【编辑:张靖】

(作者:梁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