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丨在“呼”与“应”之间完善城市治理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2018年度办理群众诉求“十佳案例”“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结果出炉。这些案例总结群众诉求办理成效,也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评选中榜上有名的案例,当然是群众认为“办得好”的,值得点赞。这些事情是怎么样办好的,好的经验、办法能否总结推广,这就更值得研究。

办理群众诉求,首要追求是“办得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办事”本身当然是最直接的目的。为群众办事,到底要办什么样的事、应该怎么办事、办成什么样?这些获评的案例都是很好的回答,更提供了一个观察思考的切口。

解剖个案,更重要的是见微知著,通过系统总结,便于借鉴推广。从群众最怨最恨最急最盼的事情抓起,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群众最急什么,最盼什么,通过梳理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观察分析这些典型案,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案例,表面上都是一个个具体情境下出现的问题,实际上都对应着某一类需求。回应群众诉求,不能单方面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更不能主观想象,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群众投诉反馈就是很好的问题导向机制。发现问题,聚焦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各方面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细节。

比如入选“十大优秀案例”的“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过去的房子很多都没有电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习以为常,这似乎谈不上是什么问题,当时也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但随着房中居民年龄的普遍增大,大家对居住条件的标准逐渐提升,对电梯的需求就开始产生。居民投诉反映问题,起初是“特事特办”,当这类问题反映很普遍时,就要举一反三,通过个案推动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工作机制。

工作要跟着问题走,“投诉——反馈——评价”的工作机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进而明确力气该往哪里使,视线该向哪里聚焦。在为人民群众反映诉求提供渠道、解决具体的问题以外,它更应该成为一种敦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的机制,最终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工作平台。

【编辑:刘思】

(作者:杨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