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年,20名亲人撰写文章编成《家书》回忆集教育子孙 | 家风故事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3日讯 (记者姚传龙)1月23日,江岸区后湖街同安社区同安花园,76岁的孙维元双手取出名为《家书》的回忆集,翻开阅读。这本《家书》于2005年开始编写,陆续撰写文章在2015年成书,书中的26篇文章是他和其余19名家人共同撰写、整理,以纪念已经过世的父母。在孙维元及其兄弟姐妹、子孙后辈的每个家庭中都会珍藏《家书》。

孙维元介绍《家书》(记者姚传龙摄)

尽管参与编写,阅读超过百遍,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老人还是会取出,认真阅读。这已经是孙维元的习惯,目的是让和父母在一起的往事继续教导自己。这正是编写《家书》的原因,通过书籍这一载体,留下双亲的往事,更是让他们继续潜移默化教育后辈子孙。

苦难岁月形成勤俭家风

“翻开书,父母就像在自己眼前,尽管父母分别在1965年和2012年过世,但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影响着我。”抚摸着书,孙维元陷入回忆。

孙维元的父亲孙国安出生在1905年,母亲张菊叶比父亲小10岁,两人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千辛万苦组成家庭,而且养育出5名子女。

“那时候家里贫穷,但面对苦难,父母不怨天尤人,反而乐观面对。”孙维元还记得,父亲在百货商店任店员,母亲终身没有外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仅从事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居委会小组长,目的是感谢党带来了平安稳定的生活。直到1963年前后,孙国安的工资上涨到34.5元,全家人的月平均收入依然不足5元。

为了补贴家用,张菊叶从居委会接些粘纸盒、做衣服的零活,全家人动手,换取一晚上不足1角钱的收入。全家饭桌上常年是两分钱一斤的便宜蔬菜腌成的腌菜,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5元钱的猪头。

生活就像磨刀石,打磨着孙维元一家,但是他特别感谢那段苦难的日子。“那时候培养出的勤俭,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家风,传承下来。”孙维元说,1963年后,自己的二哥参加工作,赚取每月18元的工资,收入增多,但他还记得,父亲依旧不愿意扔掉那支长柄断掉一半、牙刷毛中部被磨平的牙刷。

父亲用过的牙刷记在家人的脑海中,此后全家收入提高也不忘勤俭本质。直到今天,尽管孙维元从武汉市科技情报处的领导岗位上退休,有着退休金,但是现在每月个人开支仅数百元。同安家园的家中装修依旧简单,墙壁上是一白到底。他的孩子只有当衣服鞋帽实在不合身才会更换。

“父亲的断柄牙刷,时时警惕着我们,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孙维元说。

自力更生代代相传

苦难对于孙维元而言,教会了他勤俭,也教会他自力更生。张菊叶接到的零活,全部需要手工操作,来不得丝毫马虎。每天放学甚至在课间,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会抓紧时间,用心做上一些。

“做零活就会有收入,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孙维元说,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母亲更是不识字,平时言语不多,他们没有豪言壮语,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提高生活质量,不向任何人施舍。

父母的亲力亲为给孙维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切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了老人一生的准则。尽管课间、放学需要做零活,但是孙维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是刻苦学习,5人中有4人考取大学。

大学毕业后,孙维元的工作和专业关联有限,他又一次不等不靠,自己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父母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能够自力更生,我们更应该如此。”孙维元骄傲地介绍,在自己孩子和兄弟姐妹孩子中间,有的在工作、有的在美国等地留学,他们生活经历不同,但都是依靠自己努力,没有依靠他人。

利用微信继续传递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孙维元说,2005年,当时母亲90岁,父亲诞辰10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请母亲口述亲身经历一篇,同时20名家人共同撰写回忆父母往事的文章,总计25篇,汇编成册。

孙维元坦言,父母言语不多,平日里对子女的教育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无论是勤俭还是自力更生,而从不会一味说教。为了让家风得以传承,他和家人编写了这本《家书》,还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母亲生前,我们还把其中的文章读给他听。”孙维元说,母亲尽管年事已高,但是听到文章,依然很高兴,这也算全家人送给老人的祝福。

《家书》编写好,孙维元和家人每家一本,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在微信群中书写父母的故事,用故事教育他们的后辈子孙,以新的方式让家风在言传身教下继续传承。

【编辑:叶子】

(作者:姚传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