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的女儿考上大学,母女俩走出阴霾,生活变得越来越明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9日讯(记者李慧紫)今年9月,陈丽君送女儿杨谨怡到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报到,在校门外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俩人比着“胜利”的手势。这张照片,像她们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序言。

陈丽君和女儿合影。

只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杨幸福永远“缺席”了。2006年,31岁的杨幸福在与歹徒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当年女儿才两岁零八个月,妻子不得不成为守护一个家的顶梁柱。

多年来,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他妻子和女儿作为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把关怀落到实处,帮她们渡过难关。“最难的难关过了,现在看着女儿走进大学,确实很欣慰。”陈丽君说。当命运突然把一个幸福的家庭抛进泥沼,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一个家庭坚强地走出阴霾,生活变得越来越明亮。

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聊起过往,46岁的陈丽君几乎在每段快乐或伤心的回忆之后,都缀上微笑收尾,连眼眶湿润时,也边抹泪边嘴角上扬。面对变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操劳,她依然对生活充满期待。

陈丽君回忆,27岁时,经人介绍,她和与她同龄的杨幸福相识相恋,不到一年就结了婚,第二年有了女儿杨谨怡,虽然生活比较拮据,但一家三口过得有滋有味。那时候陈丽君做水产生意在外面跑得多,每次回家晚了,杨幸福都会到路口接她。虽然过去的点滴在时间中不知不觉消失了,但杨幸福站在路口等她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心底。

然而一场变故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2006年4月20日,时隔15年,陈丽君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到处点缀着斑斑驳驳的花蕾,不曾想噩耗降临,在菜场忙乱间她接起电话,只听那头还未说话就开始哭。

“小叔子泣不成声地说幸福出事了,快来医院,我当时没想太复杂,赶到医院时,发现家人都在,就知道事情严重了。正好碰到医生推着他往急诊室送,我看到他脸色卡白,一摸手很凉,我一下就慌了,扑通一声就给医生跪下。”陈丽君说。

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陈丽君弓着背坐在手术室外的椅子上等待,噩耗传来时,几度昏厥。

把补助留给更需要的人

陈丽君状态不稳定,不时生病,一直陷在绝望情绪里。“头一年,我真的每天都在哭。女儿还这么小,怎么办?”

有一次她发高烧卧床不起,4岁的杨谨怡学她的样子拿毛巾沾水,但拧不干,女儿把湿毛巾放在她头上问:“妈妈,这样是不是舒服点?”看到女儿这么懂事,陈丽君很心疼,她下定决心要振作起来。

出事前他们正在为翻修房子做准备,木料、砖、水泥都备齐了,丈夫去世后,房子的事情耽搁下来。全国、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社会爱心人士、亲朋好友多次来家里看望,给予帮扶,加上自己攒的一共3万多块钱,陈丽君开始动工翻修。

房子修好后,她把公公婆婆接过来一起住。出事后,公公一夜白头,婆婆中风,卧床不起,为了照顾家里,陈丽君放弃生意,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社区为她提供了一份工作。

每天下班后,陈丽君替换公公给婆婆喂水喂饭、按摩、擦身、换尿布。刚开始她也很生疏,慢慢一点点做起来,坚持了8年,直到婆婆2014年去世。

女儿上学放学,她一天不落的接送。家人见她那么辛苦,也劝说她再成立一个家,但想到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她放弃了。

在社区工作后的第二年,陈丽君还申请入党,成为一名党员,她也兑现了“要为大家做实事”的承诺。一次居民家里着火,她和另外几名社区工作者拎着灭火器,两分钟内冲进居民家里,及时扑灭了火势,后来她还获得义务消防队员“见义勇为”奖。一位爱心企业家看到新闻后,提了很多礼品来看望她,还送了一万元现金。陈丽君说:“特别不好意思,这其实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陈丽君展示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记者李慧紫摄

回头看走过的路,陈丽君有很多感悟。“我并不是完全靠自己走到现在的。”她说,“感激这些年里,很多人的关爱。”因为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扶,女儿成年之前每月有600多元的抚恤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每年有2000元到5000元的补助,今年还资助了1万元学费。“学校里的补助我们没再申请,女儿和我都这样想,我们受过的帮助已经很多了,要把机会留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以后想当英语老师”

每年陈丽君过生日,女儿都要买上蛋糕、礼物。“庆祝我们又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年!”杨谨怡笑着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希望妈妈感受到这些微小的幸福。”

杨谨怡圆脸微胖,个头已经高出陈丽君一个头,讲到妈妈的辛酸时,她几度哽咽:“妈妈对她总是很舍得,对自己却很节省,希望妈妈能多为自己着想。”

入学前,陈丽君带她去买手机,杨谨怡少见地提出想买好一点的,挑了一个3000元左右的手机。回家后,杨谨怡却说更喜欢用妈妈的,用新手机换来了妈妈用了近5年的手机。

“想到女儿,心里很温暖。她总希望我能开心。”陈丽君轻轻笑了。

但对爸爸,杨谨怡没有印象了,她说:“从照片上看,爸爸长得高高瘦瘦,还挺帅的。”对于爸爸的事迹,她说:“爸爸很勇敢,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和爸爸性格很像,杨谨怡性格比较腼腆,但乐于助人。同学对她的评价是“很喜欢帮助别人,特别为人着想”。高中时,她和同学组成英语学习小组,每天帮大家检查单词背诵,在她的帮助下,同学的成绩提高了不少。

但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一度让陈丽君担心:“懂事得让人心疼。”可能陈丽君早年经常生病,杨谨怡没有安全感,懂事比别的孩子早。一次组团出去玩的时候,8岁的杨谨怡就会主动帮所有人搬椅子,因为朋友的提醒,陈丽君才注意到。怕女儿受委屈,陈丽君经常对她说:“在妈妈这里你永远可以撒娇,发脾气,永远当小孩。”

初中有段时间,杨谨怡每次看到别人的父亲来接送,情绪很低落。她向妈妈倾诉,陈丽君说:“虽然没有爸爸的爱,但你有妈妈、叔叔、伯伯、姑姑,还有社会上好多好多爱心人士的爱,他们都很爱你。”

在和妈妈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杨谨怡越来越开朗。

暑假期间,杨谨怡去英语培训班做兼职当助教,大家对她的评价很高,让她周末的时候都过来,她很开心可以挣钱减轻妈妈的负担,还能加强英语学习。杨谨怡目标很明确:“以后想当一名英语老师,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了。”

【编辑:刘艳】

(作者:李慧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