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湖北经验”有望向世界推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30日讯(记者武叶)“有必要将湖北模式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并争取纳入相关技术指南。”9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举办“大规模人群宫颈癌筛查模式研究研讨会”,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宫颈癌筛查“湖北模式”及其推广应用前景,并达成以上共识。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要达到70%以上,并提出“加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技术创新应用”“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在妇女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等要求。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举办“大规模人群宫颈癌筛查模式研究研讨会”。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摄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姚岚教授介绍,2020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60万,占全球新发癌症总数的3.1%,因患宫颈癌死亡的女性34万,占全球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7.7%。

在我国,宫颈癌患病率从2013年的16.4/10万,增长到2019年的43.3/10万,每年有约10—13万新发病例。如果不采取进一步行动,预计2018年至2030年期间,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将增加到70万例,死亡人数预计增加到40万例。

与此同时,宫颈癌又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有可能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实现“基本消灭”的癌症类型。去年11月,世卫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包括中国在内,全球194个国家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姚岚介绍,尽管我国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已有多年,但由于传统的人工筛查成本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加之细胞病理医生缺乏,筛查整体覆盖率仍然较低。面对全国近3亿适龄妇女,必须找到一条更加符合国情的有效途径。

自2017年起,湖北省妇联和省卫健委率先将“人工智能”和“云诊断”应用于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到今年6月已开展人工智能细胞学宫颈癌筛查逾150万人次,探索出一套政府主导、科技赋能、高效扩面、闭环管理的宫颈癌筛查“湖北模式”,并创建了世界最大的宫颈癌细胞病理大数据库。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筛查的诸多痛点,为大规模人群宫颈癌筛查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标准、低成本、易实施的技术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公室项目规划司原司长刘运国在研讨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摄

“百闻不如一见,湖北实践令人鼓舞。”研讨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公室项目规划司原司长刘运国表示,湖北模式不但提供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宫颈癌筛查模式与策略,也为医疗资源欠缺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经验,有必要向世卫组织推荐该模式并争取纳入相关技术指南,将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编辑:余丽娜】

(作者:武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