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暴走、游泳、赛马,回归中的老武汉体育闹春 | 网络祝年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29日讯(记者张琳)春节将至,又是“逛吃逛吃”的时节。在传统的聚餐、旅游之外,如今的武汉人,也开始将体育健身列入过大年的“菜单”。其实历史上,老武汉人在春节前后会参与许多体育活动,如今体育闹春的新风尚,算得上一种回归。

起源于唐代的高龙

猪年春节在即,江欣苑社区的高龙队又要忙了。这座武汉市最大的农民还建小区,有着一个非遗传承园,聚集了“高龙·龙舞”、汉绣、刘泥巴剪纸、楚式漆器、武汉木雕船模等一大批入选国家及省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人。其中和春节关系最紧密的,当属高龙。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是祥瑞的象征,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舞高龙是武汉地区的传统民俗,属于舞龙的一种,起源于唐代贞观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高龙 东方IC供图

高龙盛行于汉阳江堤乡、永丰乡及蔡甸部分地区,这里的很多村镇从古至今都时兴舞高龙,从未间断。按照风俗,高龙扎好后,于正月十一由德高望重的村老开光点睛,于正月十五舞龙。

汉阳高龙与其他地区的舞龙迥然不同,它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构成,却并非连成一体,而是呈切割式结构。龙头高约五米,呈“Z”字造型,龙角粗壮,双眼浑圆。托起高龙龙头仰颈视之,只见龙鳞闪烁,龙须飘逸,龙嘴宽深,口内有龙珠滚动自如,且有响声。龙额正中镶嵌着一个“王”字,意为“龙中之王”。龙身分为十三节,称“十三太保”,龙尾与普通布龙龙尾相似。

近年来,江欣苑社区的高龙队多次参加全国舞龙比赛,屡获佳绩。(长江日报记者余国华)

东湖暴走与屈子行吟

百余公里的东湖绿道,让许多爱好户外运动的武汉市民在猪年春节里多了一个选择——来一场环东湖的暴走。

所谓暴走,指高强度的徒步活动,时间长、距离长,带有些远足旅行的意思。说起暴走,我们不能不提到东湖,不能不提到大诗人屈原。

位于东湖听涛景区的行吟阁,就是取自屈原在鄂渚——武昌泽畔行吟之意。相传,屈原到江夏后,自感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一人孤零零地来到东湖西北岸远眺珞珈山与磨山,见远山近水写满苍凉,于是百感交集,大放悲歌:“后皇嘉树,桔来福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1979年,叶剑英元帅游览完行吟阁之后,写下了“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的诗句。

行吟,意思就是边行走边吟唱,抒发情怀。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离开楚国郢都时,沿长江东下,直抵陵阳。不久,又溯江而上,抵达鄂渚,行吟于东湖畔。

这么说起来,屈原算得上东湖暴走的“鼻祖”了。(长江日报记者余国华)

武汉泅水渡江始于宋朝

眼下,武汉三镇不少冬泳爱好者,正谋划着一项特别的欢庆活动——横渡长江、畅泳东湖。这也是武汉冬泳人每年都要进行的年度大戏,他们希望通过这项勇敢者的游戏,迎接传统春节,倡导冬泳健身。

武汉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加上夏天炎热,武汉人与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很多老武汉人从小就是在江水中泡大的。74岁的老冬泳人、原武汉市游泳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世安介绍,武汉民间自古就流行泅水活动,畅游和横渡长江,历来就是武汉人展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常用方式。

“早在宋朝年间,每逢盛事,武昌城下,常有善泅健儿结党成群,手挚五彩旗,出汉阳门,搏击长江,顶风踏浪如履平川,或打鼓泅,或踩水,或扎眯子,两岸观者如潮,欢声雷动”——这是目前能从相关文献资料中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武汉搏击长江的历史。

到1930年代,武汉民间节日嬉水夺标活动已经形成传统。1934年9月9日,武汉第一次横渡长江游泳竞赛活动举行,游程5000米,总共有44人参加,张学良将军为冠军得主颁发了“力挽狂澜”奖牌。

1956年到1966年间,毛泽东主席曾数十次在武汉畅游长江,武汉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横渡长江活动,持续至今已达60余年。

宋世安介绍,武汉民间冬泳活动自1980年代兴起并逐渐成为健身潮流。目前,武汉总共有近3000名冬泳爱好者,他们常年坚持在长江、汉江、东湖等公开水域游泳健身,冬泳,已经成为这些武汉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日报记者高崇成)

老汉口,赛马之都

近代武汉赛马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年。据考证,1881年的《申报》就曾刊登过汉口举行赛马活动的新闻。

到了20世纪初,赛马运动随着汉口开埠以及英、法等西方商人的到来,逐渐在武汉兴盛起来。1905年,英、法、俄、德等国侨民建成新跑马场,以今解放公园为中心,范围东至永清街、南临解放大道、西抵解放公园路、北临惠济路。马场正式命名为“汉口西商赛马体育会”。汉口“马场角”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西商跑马场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准华人入内。洋人的骄横与傲慢,激起了一些华商的自尊心——1906年刘歆生等华商集资在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带建成华商跑马场,1926年王植夫等商人又在今唐家墩一带发起修建万国跑马场,与西商跑马场形成鼎足之势,压倒了拥有2座赛马场的上海。汉口由此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国内赛马之都。

老汉口的赛马历经近半个世纪,尤其是在1926年至1935年间,三个跑马场同时开赛。专家介绍,当时的赛马主要分春秋两季,每季基本上都能连跑10日。3家马场的马匹和骑师相互邀战,竞争格外激烈。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马场同样会举办赛事,给市民提供一个迎春闹春的去处。

时光荏苒,当年的3大跑马场早已不复存在,但武汉的赛马运动传统如今已得到发扬光大。在临空港建成了华中地区唯一的国际标准赛马场,成为中国马术协会唯一的马术与速度赛马训练基地。每年盛大的全国速度赛马比赛以及国际赛马节,延续着老汉口“东方芝加哥”的赛马风尚。

【编辑:刘思】

(作者:张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